他们源自平凡,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成就梦想,以永争第一的“金牌精神”照亮人生。为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金牌精神”,在职业学校凝聚形成“技能报国、技能成才”的浓厚氛围,10月25日,天职师大第七批新疆职教支教团邀请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金牌选手(教练)开展先进事迹交流分享活动。分享活动依托天职师大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和资源,邀请5名天职师大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金牌选手(教练)分享自己成功故事和比赛心得。
天职师大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金牌选手(教练)分享自己成功故事和比赛心得。
在天职师大主会场,学校党委宣传部、教务处、电子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大学生“理论+”领航宣讲团相关负责人和师生代表线下参会。和田职业技术学院、策勒中等职业学校、于田中等职业学校、民丰职业技术学校、天狮学院、天津市部分中小学校师生、津南区双林街道福禧社区代表等线上参加。
交流分享会上,制造团队挑战赛项目金牌选手学生潘燧以“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为题,讲述了他在天职师大的求学和比赛经历,建议同学们善于思考,勇敢创新,结合所学的知识,顺应时代发展,不断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工业4.0项目金牌选手学生陆京龙以“匠心筑梦、技能报国”为题,讲述了自己进入工业4.0集训队的学习生活,通过比赛经历让他对工匠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要努力做到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不断提升、突破自我,成为大国工匠以回报祖国。电子技术项目金牌选手教师胡建明以“苦练技能、匠心筑梦”为题,讲述了自己的参赛感想和体会,他认为面对新形势,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用理论去推动工作纵深发展,才能使职业教育工作跃上新台阶。装配钳工赛项金牌选手教师徐英斌以“用双手成就梦想、用行动勇攀高峰”为题,分享了自己在比赛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用自己的行动报答母校,将用心去培养更多的“工匠之师”。他孜孜不倦,每天长达十几个小时的刻苦训练激励着在场聆听的所有师生。
集成电路工程技术项目金牌教练王爽作了“打磨工匠精神、绽放人生华彩”的报告,她指出,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已经被纳入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我们要带领教练团队和选手,将技能大赛集训成果转化为集成电路类专业人才技能培养的资源和手段,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为集成电路行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产业技能人才。
分享会结束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大学生“理论+”领航宣讲团成员、电子工程学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高启翔说:“听了金牌选手的演讲,很有启发,很受鼓舞,今后我要刻苦学习,肯于专研,实现技能报国的理想。同时,今后也将多组织这样的活动,让先锋模范的事迹鼓舞更多同学”。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李强说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相信,今天听了讲座的线上线下观众,必将以这些金牌选手为榜样,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第七批新疆职教支教团。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第七批新疆职教支教团。
观看天职师大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金牌选手(教练)分享自己成功故事和比赛心得。
观看天职师大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金牌选手(教练)分享自己成功故事和比赛心得。
和田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技术系2023级机电一体化专业2班穆合塔尔·麦麦提尼亚孜说:“通过聆听技能大赛金牌选手的讲座,我深刻地体会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重要性,我将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深入了解技能和技术的规律、原理、工具和实践技巧,并长期坚持不懈地去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像金牌选手一样实现自己的梦想。”
天职师大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金牌选手(教练)分享自己成功故事和比赛心得。
策勒中等职业学校2023级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1班阿卜力克木·麦麦提艾力拉着支教老师的手激动地说:“老师,以后我要更加努力学习,努力考到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去,去那里学知识、练技能,我也想像这些哥哥姐姐一样站在领奖台上,拿金牌。”
天职师大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金牌选手(教练)分享自己成功故事和比赛心得。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第七批新疆职教支教团民丰分队带队老师张健说:“在支教过程中听到学校金牌选手(教练)的分享给予了我们极大的鼓舞,我们一定会出色完成这次支教任务,在民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中种下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种子,鼓励他们认真学习,苦练技能,成就属于自己的未来。”
天职师大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金牌选手(教练)分享自己成功故事和比赛心得。
天职师大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金牌选手(教练)分享自己成功故事和比赛心得。
于田中等职业学校副校长郭文龙表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举办的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金牌选手教练先进事迹交流分享活动对于田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极大的鼓舞与激励。很多学生在进入中职后会对有不自信的心理,对学习知识技能提不起兴趣来,这次活动邀请他们有过相同经历的哥哥姐姐们分享经验后,学生受到了激励,我也深感责任之重。我们全校教职工将会在今后人才培养过程中弘扬工匠精神、金牌精神,坚持“德技并修、成人成才”校训,为和田地区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
通讯员:仲伟邦
责任编辑: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