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tnews.xjmty.com/app/mlylapp/yw/202506/t20250625_29243593_news.json

伊宁市民政社会救助核查系统闭环管理让救助“看得见、管得住”

伊犁融媒体中心原创 2025-06-25 16:22:02

  6月23日,伊宁市民政局社会救助科干部艾丽菲热·阿克木江开展入户工作。当她敲开低保户张大爷的家门,入户的同时,她轻点手机,定位打卡成功,随即上传访谈记录等信息。此刻,这些数据已实时汇入伊宁市民政局的智能救助管理系统后台——传统“纸质入户、人工核验”的低保核查模式,正在被精准科技赋能。

mmexport1750770300287

民政干部正在开展入户工作。

  今年3月,伊宁市民政局依托政府购买服务,联合江苏悦心养老产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发“智能救助管理系统”。该系统以“定位打卡+全流程数字化”为核心利器,直击传统救助三大顽疾:入户真实性难追溯、数据链条易断裂、纸质档案难永存。

  “这个系统非常方便,使救助业务从‘人工跑腿、纸质传递’转向‘线上流转、智能预警’,核查效率提升超过50%。”伊宁市民政局社会救助科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大数据比对,可以整合民政、医保、残联等多源数据,为“一户一档”精准救助提供底层支撑。

  技术赋能不是冷冰冰的监管,而是温暖的守护。该系统通过“智能核对与大数据碰撞”,主动识别潜在困难对象,最大限度消除“错保”“漏保”,真正实现“应救尽救、应享尽享”。

  技术落地,关键在人。为了让民政系统干部、民政协理员尽快掌握应用好该技术,伊宁市民政局针对社工及基层经办人员组织开展了多轮系统操作模拟与实战演练;专项强化数据安全与信息保密培训,筑牢救助对象隐私防护墙;引导社工在数字化工具辅助下,更聚焦对象个性化需求。

  伊宁市民政局副局长丁毅指出,这不仅是工具升级,更是理念变革。系统推动救助工作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发现”,从“粗放管理”迈向“精准滴灌”。

  目前,该系统已形成成熟的应用范式,累计精准复核低保、特困等困难群体逾万人次,平均为每户家庭减少证明材料至少3份,缩短救助审批周期15天,提升入户核查效率50%。(记者 孟霞 通讯员 张莉)

责任编辑:马艳 魏红梅 张瑛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分享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