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芳草绿,十里杏花分外红。3月20日,“新疆第一春 花开吐鲁番”2024吐鲁番杏花节在托克逊县夏镇南湖村开幕,吸引各地游客前来赏花踏春,共赴一场杏花之约。
吐鲁番市文旅局统计数据显示,杏花节开幕至3月30日,我市累计接待国内游客181.92万人次,同比增长15.11%;实现旅游收入7.9亿元,同比增长43.08%。
杏花节一年高过一年的游客潮背后,是吐鲁番“新疆第一春”品牌效应的持续释放。这一品牌效应的形成和增强,离不开吐鲁番市大力实施的“文旅兴市”战略。
近年来,我市牢固树立“大旅游”“全域旅游”“旅游+”的发展理念,深入挖掘优势资源,积极发挥杏花节的示范效应,进一步塑造文化生态旅游品牌,“新疆第一春”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上升,文化旅游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日趋明显。
“举办杏花节不仅是贯彻落实旅游兴疆战略的重要举措,更是发挥区位优势、发展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平台。”吐鲁番市文旅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杨勇说,通过举办杏花节,以热情和优质的服务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休闲娱乐、旅游观光,进一步推动吐鲁番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自2015年至今,吐鲁番已成功举办了七届杏花节,南湖村也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小乡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杏花村”。参加过三届杏花节的本土网红努尔比亚·沙拉木对今年杏花节的变化之大感触颇深。她说,门票、停车、公厕今年全都免费,村子周边新建了几个停车场,还有志愿者为游客提供暖心服务。
为了持续擦亮“新疆第一春”这块金字招牌,各区县、各级文旅部门精准实施“好玩吐鲁番”等旅游营销攻坚行动,全市的餐饮、酒店、民宿、农家乐等营业场所均做了充分的准备,交河故城、火焰山、艾丁湖、库木塔格沙漠等景区景点也相继推出了众多极富参与性和体验感的旅游新产品,楼兰、火山红、驼铃、车师等酒庄开发酒庄旅游新业态,让今年的杏花节“更好玩”,让广大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新疆第一春”品牌效应不仅显著提升了吐鲁番市的旅游业发展水平,还持续向其他行业产业辐射,为吐鲁番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杏花节期间,除了赏花,游客还对吐鲁番的红枣、葡萄干、葡萄酒等农特产品情有独钟。这些优质产品的脱颖而出,是我市以打造精品示范基地为抓手,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成果。
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以葡萄、西甜瓜、红枣、杏等为主的优质特色林果业,走出了一条林果业与生态休闲、观光旅游相结合的生态富民新路子,有力地发展壮大了特色优势产业,推动了乡村振兴。
在吐鲁番市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副局长张赳看来,吐鲁番农业产业与文旅产业展现出了强大的互补性和融合潜力。农业产业作为吐鲁番的基础产业,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农产品资源,还为文旅产业提供了独特的景观和文化内涵。而文旅产业则通过展示本地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等资源,吸引更多游客的关注,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市场和空间。
“今年,我们将通过深入挖掘农业产业的文化内涵,结合文旅产业的创意和市场推广能力,打造出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旅游产品,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实现产业的共赢发展。”张赳说。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更是吐鲁番旅游文化产业“转换动能、爬坡过坎、提质升级”的“历史拐点”。 杨勇表示,下一步,全市文旅系统将按照市委“1535”工作思路,深入实施“文旅兴市”战略,结合创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进一步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把杏花节、桑葚节、葡萄节等系列旅游节庆活动举办的全过程转化为展示吐鲁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果的新窗口、推动文旅兴市的新引擎、带动乡村振兴的新实践,持续扩大“葡萄圣城·丝路明珠”的品牌影响力,让吐鲁番旅游的“金字招牌”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责任编辑:李艳芳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