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线丨博物馆观众翻倍,都是被春晚这支舞蹈吸引来的

石榴云/新疆日报原创 2023-01-23 20:25:27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刘萌萌 贾春霞

  “大年初一,我们馆参观人数超过2300人次,是平时的两倍,不少观众是看完春晚后,冲着这件文物来的。”1月23日,新疆博物馆党委书记何嘉告诉记者。

mmexportcc2362018703e8e887e33b6308bfadf2_1674359008459

舞蹈《锦绣》截图

  这件文物就是出土于新疆尼雅遗址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在除夕夜举行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上,舞剧《五星出东方》选段《锦绣》一出场,就迅速在微信朋友圈和社交网站刷屏,许多网友直呼:“着实惊艳,美哭了!”“这才是最正宗最迷人的‘东方之美’!”

  《锦绣》“舞绘”了一幅大汉繁华景象,生动表达了各民族和谐友爱、同生共荣的主题。

mmexportdf4850799f2b4cef3e6102ccc6d2d77a_1674359012019

舞蹈《锦绣》截图

  突出传统文化之美

  舞台上,万千丝线在悬星的夜空中不断交织,发出耀眼的炫光。舞者身着汉式长裙,步伐轻缓蹁跹,在织锦的经纬线上起舞……舞蹈《锦绣》选自舞剧《五星出东方》下半场梦回长安盛世的一段。

  该剧总编导王舸介绍,舞蹈的创作灵感来自国家一级文物汉代锦护臂,其上有8个篆体汉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反映了古人对于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在东方天空聚合的观测和理解。

  《锦绣》描述的是,上元节灯火铺满天空,舞者们纷纷仰望祈愿,“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逐渐呈现在观众眼前。 “《锦绣》中的人物形象,以今西安汉阳陵出土的汉代人俑形象为参照,宽袖细腰、襦裙曳地,女子服饰以层叠的领口与袖笼为特点,束腰的审美与铺展的衣裙也为舞蹈增添了很多新意。”王舸说,汉代舞蹈陶俑为舞蹈动作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mmexport6c780eb3ddebd1d93aa536db58502551_1674359025759

舞蹈《锦绣》截图

  “汉代是礼仪之邦,宫廷女子一般会穿限制动作的曲裾裙包裹全身,舞蹈动作会受衣服限制。小碎步、用手的力量伸展长袖、略有机器感地摆动身体,都是汉代宫廷舞蹈的特点。此外,汉代的行礼动作也融入舞蹈中。”王舸说,此次春晚上演出的《锦绣》,把这些都展现得淋漓尽致,突出了传统文化之美。

  博物馆迎来“锦绣粉”

  舞台上,舞者们用端庄温婉的“锦绣摇”、顿挫有力的“红袖绕”、含蓄内敛的“汉俑转”,让博物馆中的汉代舞俑活了起来,带领观众穿越时空领略传奇国宝的魅力。

  舞台下,新疆博物馆的两汉时期展厅里,不少游客慕名前来参观。

  “央视春晚上最好看的舞蹈,就是演绎这件收藏在家门口博物馆的文物的,那肯定得过来看看呀。虽然文物只有巴掌大,但颜色鲜艳,上面可以清楚地看出织锦上织的文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乌鲁木齐市民汪司晨说。

  去年夏天,新疆博物馆推出“文物活化舞台剧”《千年之语》,包括“龟兹乐舞”“小河公主”“五星出东方”等5个部分,演出了30多场,门票销售火爆。

  “今年3月,我们打算复排该剧,重点对‘五星出东方’进行打造,让故事更完整、互动性更强。”何嘉说,下一步,新疆博物馆准备与舞剧《五星出东方》相关方合作,通过购买版权等方式在新疆博物馆播放“灯舞”“锦绣”等精彩片段,带给观众更加丰富的观赏体验。

mmexport1674463725942

《五星出东方》剧照 北京演艺集团提供

  在北京的中华世纪坛艺术馆世纪大厅,由中国民族博物馆、中华世纪坛艺术馆、首都博物馆、和田地区博物馆策划举办的《五星出东方——和田历史文物展》也成为春晚观众一探国宝的好去处。

  “春晚节目引起了大家对背后文物的好奇,每天都有上千人次来这里‘寻宝’。”中国民族博物馆展陈部主任周婷婷说。

  随着对文物活化利用的进一步推进,“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以更丰富的形态,走进寻常生活。

mmexport1674359235931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由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新疆博物馆开发的“五星出东方”文创产品吸引了不少人购买。“春节期间,这个系列的邮票、冰箱贴等文创产品基本上卖完了。”新疆博物馆文创部负责人关懿说,2017年,新疆博物馆就着手研发“五星出东方”系列文创产品,目前已开发出杯子、鼠标垫、丝巾、笔记本、工作牌等100多种文创产品。

mmexport1674463478909

新疆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关懿摄

  “我们正推出《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和田文物巡礼》4集系列纪录片,通过细节发掘文物背后的动人故事,将在北京电视台《档案》栏目播出。”和田地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副局长张化杰说。

  文物在舞台上“活”起来

  一年多来,舞剧《五星出东方》在全国多地开启巡演30余场,登上央视《国家宝藏》等多个热门电视节目,相关话题多次登上热搜,曝光量已超5亿次。春晚上一舞《锦绣》,让“汉代舞俑”再次风靡全网。

mmexportd00069b8e6a3ea78d599d91bcb20216a_1674359030239

舞蹈《锦绣》截图

  文物活起来,秘诀在哪里?王舸说,近年来,从《国家宝藏》的播出,到《唐宫夜宴》《只此青绿》的出圈,都能看出人民群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消费的旺盛需求,“这也促使我们文艺工作者以更加开放的思维进行跨界合作,不断探索让文物‘活’起来的有效方式。”

  正如中国文联舞蹈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张萍所说:“舞剧《五星出东方》有极高的题材辨识度,因为这件织锦护臂不是一般的文物,这部作品也不只是借文物起舞,而是通过解读文物背后的重要历史事件,传达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题。”

mmexport1674463718681

《五星出东方》剧照 北京演艺集团提供

  在北京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赵佳琛看来,这也正是舞剧《五星出东方》的创作初衷。“一块蜀地生产的织锦出现在数千里之外的新疆沙漠中,充分证明了当年丝绸之路的畅通,也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见证。将文物搬上舞台,是希望更多人了解它背后的历史故事。”赵佳琛说。

  文物是中华文明的亲历者、见证者、幸存者,也是舞台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曾参与舞剧《五星出东方》表演的和田地区新玉歌舞团演员奴尔比亚•木塔力甫观看《锦绣》后写下这样一句话:以舞步为金线,编织出锦绣中华的气度,这就是我们的文化自信!

 

责任编辑:郑欣然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