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以下简称“浙大儿院”)多位医生自发为一位6岁的维吾尔族小姑娘依依(化名)转发“水滴筹”信息。
这位6岁小女孩名叫依依,大眼睛、圆圆脸,可爱的新疆姑娘。
如果一切正常,今年9月依依本该上一年级了。
今年6月底,小依依感觉身体不适,吃不下东西,身体很虚弱。父母带她到当地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医院做了一系列检查,医生判断是心脏有问题,建议转上级医院。后来,小依依转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儿童医院,在重症监护室二十多天后,见情况仍未好转,医生建议转往浙大儿院,考虑进行心脏移植手术。
一切都突如其来。四千多公里,巨额的医疗费,还有生死未卜的女儿。这对父母联系好救护车,拿出家里仅剩的3万多块钱,就从乌鲁木齐出发了。
中途,小依依突然出现发烧、感染,不得已在安徽省儿童医院就近急救。经过四天四夜,带着依依到达杭州时,父母口袋里的钱也已所剩无几。
才6周岁,已经晚期心衰,115公分,体重十几公斤。
依依最终确诊为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扩张型心肌病、二尖瓣关闭不全伴重度反流、急性肾损伤、肝功能损害等疾病。
她很可爱,也很坚强
医护接力救助
离浙大儿院不远处的一处小区住宅楼,有个“邻安小家”,这是浙大儿院联合街道、社区等组织,为了缓解异地就医的困难家庭没有落脚点等痛点而推出的。
小依依父母在医生们帮助下,免费暂住在这里。
因为女儿在ICU病房尚无法探视,夫妻俩坐在房间里,只剩焦急。夫妻俩年过五旬,种地为生,家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赛里木镇。
“这是我今年给她买的新衣服、鞋子。她喜欢跳舞。”依依爸爸艾尔西木·吾斯曼一张张划着手机屏,说着说着,不禁满脸宠溺,指间最终停在依依的一张近身照——她咧嘴大笑,上排大门牙一个可爱的豁口。
“她打针也不喊痛。医生安慰她,她还说阿姨我一点都不怕。”“她说自己以后要多考一百分。”妈妈的眼泪更止不住了。
已植入人工心脏
尚未脱离危险
之后还有较大医疗费缺口
依依目前怎么样了?
“送来的时候病情已经恶化了,已经是扩张性心肌病,是一个心衰终末期的患者。我们是给她上了ECMO,就是心肺支持。”浙大儿院儿童危急重症救治中心副主任医师范佳杰说。
浙大儿院党委书记、心脏中心主任舒强教授亲自主刀,和团队一起为小依依做了一个人工心脏植入手术。因为孩子年龄小,心脏衰竭程度又很严重,那天,手术室里忙了一个通宵,其间依依又出现过术后渗血,直到凌晨四点多,才暂时稳定。
一周治疗过去,依依的情况稍有好转,19日一早已经可以摘掉呼吸机,但尚未脱离危险期。“这对孩子和家长来说,还是一场很长时间的拉锯战,最终的手段可能还是需要心脏移植。”范佳杰说。
这也意味着,还有大笔的治疗经费拦在小依依面前。
“我们医院同事从上到下都发起了朋友圈接力,目前该上的技术都上去了,对依依全力救治。我们也想呼吁,社会各界伸出援手来帮帮这个孩子。”范佳杰说。(综合自杭州日报、钱江晚报、 潮新闻)
责任编辑:加尔肯古丽·吐尔逊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