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刘萌萌报道)11月7日,记者从新疆艺术学院获悉,由新疆艺术学院副教授、导演景德军师生团队历时两年时间,在田野跟踪拍摄的纪录片《一生的麦地》亮相国家图书馆纪录片展映季。
纪录片《一生的麦地》海报。资料图
本片是2021年自治区文艺扶持激励资金项目,是一部关注新疆传统村落生态的纪实作品,片中展现了新疆大地的初春冰雪消融、夏季牧场高歌、金秋成片麦地、冬日冰天雪地,呈现出新疆天山北坡百姓辛勤劳作的日常生活,处处都有生活的智慧和厚重豁达的人生态度。
“2020年春天,我与朋友到木垒哈萨克自治县菜籽沟村木垒书院夜访刘亮程先生。第二天清晨,我漫步于这个天山北麓的古村落,看到处处是沿‘沟’而居的家园。在一块坡地的角落,我仰望已种在‘天上’的麦子,瞬间觉得,这里的人和事不该被忘记。我想知道他们经历过什么?”提起拍摄该纪录片的缘起,景德军说,自那时起,他决定要用长时间观察纪录的方式,挖掘和梳理菜籽沟。
景德军。资料图
通过史料研究和田野调查,团队发现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靠天且乐天,就像天山上的麦子一样,给一块土地,给一片阳光,就能自然生长。这也是该纪录片的名字来源。
片名《一生的麦地》出自新疆作家刘亮程的一首诗歌名,片中记录的菜籽沟村,是他生活了十多年的地方,他评价这部纪录片“把中国农民最真实的光景呈现给了观者”。
在景德军看来,新疆是一个纪实影像创作的富矿,接下来,他将和团队持续纪录新疆天山北坡的村庄生活,关注当下时代变革中,根植于新疆大地的中华文化基因。
责任编辑:杨蕾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