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任江
4月中旬,“中国长绒棉之乡”阿瓦提县的棉田已经铺上了一条条地膜,田野正孕育着春的憧憬。傍晚时分,一处被棉田包围着的露天广场上,一场特殊的首映礼上演了。
这场首映礼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所属的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摄制、出品的纪录电影《地上的云朵》的首映礼。
电影海报。
影片运用真实电影的拍摄和叙事方式,记录了阿瓦提县棉农艾尔肯·塔里普、赵强两家人,在忙碌的采棉时节遇到采收人手难觅、人员受伤、雨水不断等等困难,在家庭成员们齐心协力下,两家人的一年辛劳终于得到了回报。2021年、2023年,摄制组两次来到阿瓦提县,和各族棉农同吃同住,记录农忙时节人们的劳作、期盼、困难和收获,用镜头讲述棉农采棉卖棉的故事,田园诗般展现他们真实的生活场景、朴素的家庭观念,以及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未来的追求。同时,影片生动呈现了当地的日常生活场景和民俗民情,描绘出一幅生动的新疆风情画卷。
该影片入选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国际影片展映单元,是唯一入选的中国影片;入选第37届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节Docs for Sale单元并展映,来自美国、荷兰、波兰、希腊、拉脱维亚、意大利、斯洛伐克、韩国等多国观众观影,引发广泛关注;入围第6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纪录长片奖。而在正在春播的棉田边,电影里的当地群众成了影片首映的第一批观众。
首映礼前,放映员在调试设备。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任江摄
距离影片放映还有近两个小时,已经有周围的村民陆陆续续来到露天广场。影片的主角艾尔肯和赵强两家人还邀请了亲朋好友参加首映礼,艾尔肯一家人还为首映礼穿上了在节日才穿的盛装。他们和村民一起,早早来到首映礼广场,在签到墙上一笔一画写下自己的名字。
首映礼前,村民们签名留念。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任江摄
临时搭建起的露天电影院,坐着600多名前来参加电影放映的村民,“今天,我们把这部电影的首映式选择在这里进行,就是想和大家分享我们共同的劳动成果。下面请一起来看看我们自己的生活!”放映前,该片导演刘帼轶说。
每一朵棉花,都承载着家的温度。大银幕上,自己熟悉的劳动和生活场景扑面而来,村民们时而神情庄重,时而会心微笑,沉浸在80多分钟的影片中。当银幕渐渐暗去,广场四周的灯光亮起,全场响起掌声。
首映礼上,村民们在观影。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任江摄
“我觉得他们拍摄的效果非常好。没有想到,我在这上面表现出这样的效果,特别谢谢他们!”不善言辞的赵强说。
“他们反复拍了3年,确实很辛苦。”正装出席首映礼的艾尔肯说。
“我觉得这个电影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展现了我们真正的生活。所有的感情都是真实的。今天看,我还是很激动;再过几年看,我同样还是会激动。”艾尔肯的女儿拜尔娜·艾尔肯。影片中,她还是一名大学生。如今,她已经是一名舞蹈演员了。
放映结束后,村民们用行动表达了自己对影片的喜爱,他们和重回阿瓦提的影片主创团队一起载歌载舞,时至深夜才渐渐散去。
《地上的云朵》将于5月7日正式登陆全国院线。
责任编辑:木卡达司·买买吐逊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