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时评丨用最美环境提供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石榴云/新疆日报原创 2023-08-19 12:49:44

  许庆光

  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水清岸绿、鱼翔浅底,草木繁盛、花鸟为邻,稻花飘香、瓜果满园……这般田园景象正交织成大美新疆的动人画卷,为各族群众美好生活铺就幸福底色。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各族群众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等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热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积极回应各族群众所想所盼,解决好各族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既是改善环境民生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

  夏日的吐鲁番,葡萄挂满枝头。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此视察时指出:“要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打造富民产业。”近年来,新疆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一方面集中力量攻克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下大力气治理水环境污染,多措并举推动农村环境整治,让群众持续感受到变化、不断增强信心;另一方面积极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挖掘释放最美环境的经济价值,让各族群众切实感受到实实在在的环境效益。“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既着力根除群众意见很大的生态环境问题,又让群众共享生态红利,方能用最美环境提供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是关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子孙后代留下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字里行间流露的是对“国之大者”“民之重者”的深重考量。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美丽新疆建设摆在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的重要位置,加快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让百姓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环境效益。

  绿色不仅要在山川大地蔓延,更要在人们心中延展。全国生态日设立的重要目的,就是激发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把美丽中国建设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每个人都要做“两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增强绿色低碳意识,将环保融入日常生活,从爱惜每一滴水、节约每一粒粮食做起,从随手关灯、绿色出行等点滴小事做起,不做置身事外的局外人,不当只说不做的批评家,共同推动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处处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社会氛围,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家园。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坚持“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协调并进,“自上而下推动”与“自下而上行动”共同发力,定能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

责任编辑:杨雪彬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