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守护烽燧就是守护从未远去的历史

石榴云/今日新疆原创 2024-05-23 16:23:52

  遍布天山南北的烽火台,与成为国人精神标识的长城一样,都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正是在这样的爱国主义、家国情怀激励下,一代代中华儿女在开发建设边疆、维护边疆安定的进程中,凝结成了众志成城、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今日新疆》特约评论员  沈雅屏 / 文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矗立在辽阔新疆大地上的那一座座烽火台,历尽沧桑、缄默无语,然而,当你走近它们,却仿佛听到千年时光无声地诉说,诉说着我们脚下这片土地的过往——那是各民族共同抵御侵扰、守卫疆土的家国记忆,也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岁月长卷;那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容篡改和歪曲。

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远景。资料图片

  “新疆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 吾甫尔·库尔班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克尽厥职、无怨无悔地守护着孔雀河烽燧群。在苍茫戈壁、无垠大漠,还有许许多多像吾甫尔·库尔班一样,与风沙和孤寂相伴的烽燧守护者,因为他们深深懂得,守护烽燧就是守护我们共同的历史、守护我们共有的家园。

  “上下两千多年,纵横十万余里”的雄伟长城,早已成为中国人的精神标识。在新疆大地,虽然看不到以绵延墙体形式存在的长城,但遍布天山南北的烽火台,却是万里长城绵延向西的另一种存在,它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以及它所蕴含的精神文化价值与巍峨长城一脉相承。

  每一座烽燧都是历史的代言人,有力地证明了历代中原王朝对新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作为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是唐代经略西域的重要历史见证。从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府始,在这片广布沙漠戈壁的土地上设立传递信息、举火报警、防止外敌侵扰的烽火台,便成为历朝历代维护边疆稳定安宁的重要举措。譬如位于乌什县境内,号称“万里长城最西烽”的别迭里烽燧,为东汉时期古军事遗址,自建成以来,一直是汉唐元清边疆交通和通讯的重要连接点之一,传递着边疆的重大消息,为中央政府治理新疆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自汉以后,历代中央王朝时强时弱,和西域的关系有疏有密,中央政权对新疆地区的管治时松时紧,但是新疆与中原地区的联系与交流从未中断,中央王朝始终行使着对新疆的管辖。荒野上寂静的烽燧其实是铿锵有力的宣言,它们理直气壮地昭告世界: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每一座烽燧都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所蕴含的意志与力量穿越古今、生生不息。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在甘肃考察时强调:“长城凝聚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遍布天山南北的二百多处烽燧遗址作为长城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见证了西域先民和来自中原的将士一起守卫边疆、守护家园的奋起抗争、流血牺牲,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一个个动人故事传唱至今。耿恭誓死守卫疏勒城的慷慨悲壮,班超以三十六骑平定西域的热血传奇,左宗棠“我之疆索,尺寸不可让人”的大义凛然,至今仍令后人热血沸腾。正是在这样的爱国主义、家国情怀激励下,一代代中华儿女在开发建设边疆、维护边疆安定的进程中,凝结成了众志成城、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每一座烽燧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为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注入强大动力。烽燧既是军事报警设施,同时还充当着交通驿站,接待丝绸之路上来来往往的军人、商旅和使者,起到了保护古丝绸之路畅通和繁荣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新疆烽燧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其中蕴藏着丰富的中华文化信息,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出土的唐代文书资料包罗万象,涉及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法律、交通、社会生活、宗教信仰等方方面面。而出土文书99%为汉文书写,且多为行书和楷书,这表明,早在唐代,汉字就是西域地区官方通用语言文字。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是中华五千年不断裂文明的佐证,显示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章制度对西域地区的深远影响,有力地证明了中华文化是新疆各民族文化繁荣发展之基。在深入开展文化润疆的当下,一座烽燧就是增强文化认同的一个重要抓手。

  烽火已熄,狼烟散去,但是千年烽燧今天仍然具有举足轻重的价值和意义,因为历史从未远去,它永远在以自己的方式启迪后人、烛照前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做好长城文化价值发掘和文物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弘扬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磅礴力量。”在大力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进程中,进一步认识古老烽燧的时代意义,深入挖掘其历史文化内涵、加大巡查和保护力度、通过文旅融合发展促进烽燧所蕴含精神文化价值的弘扬和传承,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必然要求。

  “只要远远看到它们屹立在戈壁上,我心里就很踏实。” 这是吾甫尔·库尔班的心声流露。一座座烽燧默默守护了新疆大地,如今,我们需要更多像吾甫尔·库尔班一样怀有使命感和担当精神的文物工作者,以敬业兢业精业的态度,肩负起守护它们的历史使命,因为,那上面的每一块砖、每一抔土都是历史的表达,都是构筑我们共有精神家园的强大力量。

责任编辑:孙圆圆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