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宝贵的教育资源,用好菁菁校园、琅琅课堂这一有效的育人载体,从小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尊崇之心,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青少年的精神世界、文化品格,我们收获的将是千千万万深植文化自信和爱国主义情怀的时代新人。
● 《今日新疆》特约评论员 沈雅屏/文
梨花开胜雪,为有暗香来。
这沁人心脾的缕缕馨香,来自书香、墨香、乐香、茶香,来自德香、智香、艺香、才香。在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北边缘梨花盛开的地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跨越时空,由课堂抵达心灵,化为生命的养分,一点一滴培育着具有中国心、中华魂的华夏子孙。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代一代传下去”,这是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宝鸡考察时所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宝贵的教育资源,用好菁菁校园、琅琅课堂这一有效的育人载体,从小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尊崇之心,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青少年的精神世界、文化品格,我们收获的将是千千万万深植文化自信和爱国主义情怀的时代新人。
众所周知,库尔勒市因盛产驰名中外的香梨而得名“梨城”。鲜有人知的是,“库尔勒”在维吾尔语中是“眺望”之意。这个意蕴深远的词汇,带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站在这片古老的绿洲上,回望历史,我们看到的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源远流长;遥望未来,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之林中自信自强的精神源泉。于梨花飘香中,库尔勒市梨香小学传承悠悠文脉,打造“礼香润心”特色品牌,走出了一条从认识到实践、从学习到生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铸魂之路。
库尔勒市梨香小学学生为马兰革命烈士献花。库尔勒市梨香小学供图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在梨香小学的课堂上,各民族孩子齐声诵读中华经典的一幕幕,是最动人的校园风景。这些令人齿颊留香的文字中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气质品格以及智慧、道德、审美,让孩子们于抑扬顿挫中体会到什么是字字珠玑,什么是金声玉振。
三尺讲台虽小,却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舞台。2022年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就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课程明确为修订原则。课程是育人的媒介,课程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它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载体。在梨香小学,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丰富而多样,除了阅读、诵读文化经典,还有茶道、戏曲、书法、剪纸、太极拳、抖空竹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在茶香氤氲之中,孩子们领略到作为中国人的风雅意趣和礼仪精神;在急管繁弦声中,孩子们萌生了对中华曲艺文化的热爱之情;在太极拳的一招一式当中,孩子们体悟到动静结合、刚柔并济的中华武术之精髓……一个个妙趣横生却又蕴含丰富的课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稚嫩的心田之中,更让孩子们切身感受到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博大精深。在这样的课堂中熏陶出的孩子,岂能没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尊崇和热爱,他们举手投足之间,又岂能不带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出的馥郁芬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藏于史册、典籍的文字与图画,也不仅是流转于乡野民间的故事和传说,而是历经岁月淘洗之后,依然鲜活生动的文明传递,它的魅力与价值在于经久不息的生命力、创造力。加强实践育人、追求知行合一,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由之路。
走进梨香小学,在绿荫蔽日的笃行长廊中,你可以欣赏到师生们创作的各种非遗文化作品;在古典书法学堂里,你能看到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聚精会神练习“君子之艺”的场景。面对一件件略显稚嫩的作品,你似乎能感受到一个个幼小的心灵在与历史对话,在与文化亲近。校园里尤其引人注目的还有一个刻有甲骨文十二地支的日晷,孩子们可以把自己测得的时间拿来和日晷上的时间作对比,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深刻地懂得科技强国的道理。学校还通过开展家庭国家通用语言诵读展示,举办“墨韵梨香”家长学生书法大赛、家校共育讲堂、家长共读营等活动,营造了学生和家长一起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文化氛围。
建校十年,梨香小学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造了一个强大的“磁场”,用它的引力来吸引学生,用它的辐射来影响家庭与社会,帮助孩子们在切身感悟与亲身实践当中,实现“知”与“行”的统一,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也通过各种形式的共建共育,书写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生动实践。
立根于文化,树人于无形。教育部印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中指出“开展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永续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坚守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信念,筑牢民族文化自信、价值自信的根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培养青少年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具有重要意义。”
在天山脚下、孔雀河畔,梨香小学把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通过积极探索和不懈努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扎根各族少年儿童心灵深处,培养出的必将是拥有坚定文化自信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代一代传下去”,中华民族就有了不忘本来、开创未来的强大底气。
(作者单位:浙江传媒学院)
责任编辑:刘豪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