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发展向西望 续写丝路新篇章丨告别苦咸水 过上甜日子

石榴云/新疆日报原创 2021-09-27 21:04:25

mmexport1632729106461

中国网丝路中国频道政务部主任赵静品尝自来水。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秦鹏摄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王永飞

  “甜!真甜啊!比矿泉水都甜!”9月27日,在伽师县江巴孜乡开旦木加依村村民麦合木提江·米吉提家的院子里,参加“协同发展向西望 续写丝路新篇章”主题活动的记者们纷纷将“长枪短炮”对准了院子里的水龙头。中国丝路中国频道政务部主任赵静接了半碗水,一饮而尽,忍不住发出“真甜”的感叹。

  开旦木加依村村民喝上甘甜的饮用水已有一年多时间。去年5月1日,伽师县城乡饮水安全工程正式通水,彻底结束了伽师县和兵团第三师伽师总场47.5万城乡居民一直以来喝“苦咸水”的日子。

  61岁的开旦木加依村村民艾力·热依木至今依然记得小时候喝“涝坝水”的情景。“那时候,我们把涝坝里的水提到家,稍微沉淀就用来烧水做饭。干旱的时候,还需要人和动物共饮涝坝水;到了冬天,结了冰,把冰块提回家,等化了才能饮用。”他回忆说。

  上世纪90年代之前,伽师县没有水井,更没有自来水,人们把河水引到涝坝中储存,虽然浑浊不堪,但却是饮用水的唯一来源。到了河流枯水期,涝坝长时间没有来水,导致微生物大量繁殖,污染严重,过滤沉淀之后才能勉强饮用。因长期喝涝坝水,很多人掉头发,掉牙齿,患上伤寒、痢疾、甲状腺肥大等疾病。

  1995年以来,伽师县实施防病改水工程,通过打深井将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来源,实施农村饮水管道延伸,更新改造、自来水入户等,保障了群众有水喝。“但因特殊的地形地貌和频发的地震灾害,造成地下水硫酸盐、氟化物普遍超标,个别区域砷超标,水质不稳定、不达标。”伽师县城乡饮水安全工程调度中心职工亚森·诺如孜说。

mmexport1632729111737

参加主题活动的记者们在参观伽师县城乡饮水安全工程模型。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秦鹏摄

  为了彻底改变伽师县群众饮水困境,2019年2月,伽师县城乡饮水全工程正式立项,水源为距离伽师县城112公里的公格尔九别峰盖孜河的冰雪融水。项目总投资17.49亿元,包括建设809万立方米的沉砂调节池、日处理能力8.5万立方米的总水厂、279公里的输水干支管等。

  “项目采用了先进的净化处理设备和技术,经净化后水中砷含量从之前的每升0.109毫克减少到每升0.00043毫克;氟化物含量从每升2.7毫克减少到每升0.4毫克,甚至有些指标比矿泉水还要良好。”亚森·诺如孜说。

  饮水安全工程完工后,不仅解决了伽师县、伽师总场47.5万群众饮水问题,还能满足喀什市、疏附县、疏勒县、岳普湖县等县市153万群众饮用水需求,共惠及200余万各族群众。接通安全饮水后,伽师县卧里托格拉克镇场子村村民乔丽盼古丽·吐尔逊说:“现在的水喝到嘴里是甜甜的,我们的心里也是甜甜的。”

  这项工程不仅改善了水质,还降低了群众用水成本。“改水之前,水价运行成本在每方7元左右;改水之后,农村水价降至每方2.45元。水质改善后,群众安居乐业,伽师县五大产业——伽师瓜、伽师梅、伽师羊、伽师馕、伽师甜菜得到充分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亚森·诺如孜说。

  此外,“饮水工程聘用了管理和技术人员,吸纳了500多人就业。我就是吸纳就业人员之一,去年4月份来到调度中心工作,刚好见证了通水的历史一刻。”亚森·诺如孜说,“更重要的是,通水后,关停了全县饮用水机井,进一步节约了地下水,涵养了水源,保护了生态。”

责任编辑:费璇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分享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