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花开别样红丨 一句“我接送您” 他风雨无阻践行了3年多

石榴云/新疆日报原创 2024-03-15 13:28:38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甘兴华

  “郑阿姨,您一路走好,放心,我会经常去看望侯姐,我们永远是一家人……”3月12日一大早,阿拉江·那比江将出租车认真地擦洗了一遍,驱车来到乌鲁木齐市殡仪馆,他来送一位老人最后一程。

  阿拉江是乌鲁木齐市联营汽车管理服务有限公司的出租车司机,他要送的老人叫郑靖华,生前常年需要透析。3年前他的一句“我接送您”,让两人从此成了亲人。

  故事从他当志愿者说起

  阿拉江和郑靖华老人的故事还得从3年前他当志愿者说起。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团结路街道瓷厂社区干部穆娜婉至今还记得阿拉江到社区要求当志愿者时的情景,“当时阿拉江告诉我,他是一名出租车司机,如果社区有出行不便的老人或者残疾人需要就医,他可以免费接送。我就将郑靖华老人每周需要去医院透析两次的情况告诉了他。”

  从那之后,郑靖华居住的团结路陶瓷厂家属院,每周三和周六早晨9点,阿拉江那辆车号为新AT4364的出租车就会准时到达。在郑靖华女儿侯立宏的记忆中,3年里阿拉江只缺席过几次,还是因为他家人生病住院需要陪护,阿拉江还不忘找来同事帮忙接送母亲。

  “每周两次,送到医院透析完再接回来,还不收车费。小伙子就是靠跑出租养家的,免费拉我一两次就行了,哪能长期这样?”侯立宏说,刚认识阿拉江那段日子里,母亲和自己因为阿拉江不收车费感觉很过意不去,最后没办法了,干脆让阿拉江别再接送母亲以免耽误他生意。

  “阿姨您别多想,您是我的长辈,能帮到您我很开心,再说了,把您送完了我还能跑车不耽误生意。”阿拉江不顾郑靖华劝阻,依旧按时按点来接她。

2月14日,阿拉江·那比江送透析完的郑靖华回家。侯立宏 摄

  曾被人温暖过 也想温暖他人

  阿拉江跑出租车时很爱助人,经常受到乘客表扬,曾多次被公司评为 “优秀出租车司机”。他说,自己曾被人温暖过,如今也想温暖他人。

  阿拉江出生在塔城,13岁那年,跟着母亲来到乌鲁木齐,生活上遇到了困难,邻居经常到饭点就邀请他和母亲去做客,有时候直接将做好的饭端到他们屋子里。

  初到一个陌生地方,就遇到了满是善意的一群人,阿拉江的母亲给他说,等将来有本事了,也要去帮助有需要的人。

  13年前,阿拉江租了一辆车开始跑出租,有了固定收入。他一直记得母亲说的话,当遇到恶劣天气时,他会经常将老人或者抱着孩子的女士免费送回家。

  3年前,阿拉江买了新房,买了新车继续跑出租,他萌发了长期帮助别人的想法,也因此和郑靖华一家有了不解之缘。

  “我们能感觉到他是真心待我们,后面母亲也就不再纠结车费的问题了,既然他将母亲当长辈照顾,我们也要照顾好他。”这之后,郑靖华和侯立宏就像对自家孩子一样关心着阿拉江。

  阿拉江的家人住院了,郑靖华会去医院探望,阿拉江遇到困难了也会找侯立宏拿主意。阿拉江的女儿穆妮莎爱画画,郑靖华会买好多画画的材料送给她。穆妮莎要上小学了,郑靖华和侯立宏早早就准备好了书包、新衣服等各种礼物,祝贺她成为一名小学生。

  两家人越走越近也越来越亲。郑靖华时常开心地对朋友们说,阿拉江就是自己的孩子。侯立宏也很开心,“阿拉江给这个家带来了很多快乐,我很开心有这样一个温暖的弟弟。”

2月4日,郑靖华老人生病了,阿拉江·那比江去医院看望她。如今老人去世了,这张照片成了阿拉江温暖的回忆。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甘兴华 摄

  我们永远是一家人

  3月13日,又是一个星期三,是郑靖华老人透析的日子,以往,阿拉江会在早晨9点准时到达她家楼下,而今老人去世了,他再也等不到那个熟悉的身影了。 他不由得翻开了和郑靖华老人的微信记录:

  “阿拉江,我这买了好吃的,你快来吃!”“阿姨我跑车呢,我晚点去,您先吃吧。”

  “阿拉江我不舒服,你在哪儿?”“阿姨您别怕,我马上过来!”

  “阿拉江,我今天给穆妮莎买了礼物,你路过时过来拿一下。”

  ……

  听着微信里老人生前和自己的语音聊天,阿拉江红了眼睛。

  这3年来,阿拉江早已习惯每天和郑靖华老人语音聊天了。

  “郑阿姨就像妈妈一样关心我,我在路上跑车她就关心天气,如果哪天天气不好,她比我都操心。总是提醒我慢点开车注意安全。相处的日子里和郑阿姨一家有太多美好的回忆,以前郑阿姨总是说我有爱心,后面我会更加关心侯姐,继续帮助有需要的人,继续做那个有爱心的人。”阿拉江说。

  采访结束,记者的耳边回响起阿拉江和侯立宏说的话,“我们是一辈子的亲人,我们会一直这样相互关爱着走下去。”

责任编辑:阿丽米热·艾斯卡尔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