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阅尽千年沧桑

石榴云/今日新疆原创 2024-03-22 11:17:52

●《今日新疆》记者 任雅文/文

  桑皮纸纸质薄而柔韧,色泽淡黄,纹理质朴美观,具有防虫蛀、不怕潮、写字作画历经千年不褪色等特性,在古代不仅深受书画家的青睐,还被广泛应用于行政公文和百姓日常生活。

  进入当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桑皮造纸的古老技艺濒临消失,只有和田地区墨玉县的一些家庭还在传承制作桑皮纸。2006年,“维吾尔族桑皮纸制作技艺”被首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新疆桑皮纸再次回归大众视野。

  桑皮纸制作工艺十分繁琐,选材讲究,以新疆境内生长的桑树、胡杨碱、土碱为原料。桑树树龄以3年以下、枝条长度在50cm以下的枝条为主;胡杨碱则采集生长在高度盐渍化土壤上的胡杨树树干分泌出的白色或淡黄色块状结晶;土碱取自经过日晒的碱田形成的白色粉末或细粒结晶。

  将树转制成纸,要经历伐条、浸泡、捞纸、滤水、晾晒、揭纸、打磨等13道主要工序,一张地道的桑皮纸才可问世。

  伐条:选取当地的白桑,每年的5—8月采集桑树枝,需要的是内层皮,该时节的桑树较嫩,最适宜用作造纸原料。

  浸泡:将桑树皮放入水中浸泡12小时左右,等树皮浸泡柔软。

  剥皮:要取桑树枝内层皮,内皮的纤维更为细腻且富有黏性,易于加工。

  煮锅:将桑树皮放入大锅中煮,加入胡杨碱起到软化纤维、去除杂味的作用。5个小时左右,煮至树皮变软变黏捞出。五天煮一次,一次煮十公斤树皮。

  过滤

  锤捣:用木槌捶打桑皮至泥饼状,一般20分钟左右,目的是将桑皮纤维打碎,使其更加柔软。木槌上下两个切面为直径约13cm的圆形,一面为光面,一面则带有钉子以防止捶打时桑皮黏连一起,中间收束一圈。

  发酵:把泥饼状的纸料放在水桶中,加水搅拌。

  捞纸:新疆以浇纸法造纸,使用固定式帘模,将其放置于水坑中,把纸浆浇在帘模上,用十字木棍垂直地按压和搅拌纸浆,此道工序的关键是要使纸浆均匀地平铺在帘模上。每制作一张纸,就需要换一个帘模,因此造纸需要准备许多个帘模。

  滤水

  晒晾:将帘模水平端出后,一纸一帘,两两支撑放在院中晾晒,夏季两个小时纸浆就可以晒干成纸。

  揭纸:揭纸时要注意先按一下纸面并轻轻拍打,使纸张和帘模更好地分离,这样揭纸时纸张不容易撕破。

  打磨:等纸张干燥之后,把表面附着的一些杂质进行剔除,做进一步的光滑处理。

  分类:根据纸张的薄厚、透明度等指标,桑皮纸分为上中下三等,且有“生纸”和“熟纸”之分。

  (本版图片均截选自中国画作品《非遗桑皮纸制作技艺》十六米长卷)

责任编辑:魏燕慧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