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丨新疆美味熏马肉和熏马肠

石榴云/今日新疆原创 2024-03-22 11:45:13

  看到涝坝沟村小巴扎极具诱惑力的熏马肉和熏马肠,我不由想起哈萨克族的冬宰和冬宰文化。

  ● 艾贝保·热合曼 / 文

  癸卯兔年12月初,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涝坝沟村富民增收小巴扎,在欢快的《黑走马》音乐声中如期开业了。小巴扎场院不大,地上铺了长条地砖,一侧建有几间特色浓郁的尖顶商铺。一走进场院,一排间隔有序的特产摊位便映入眼帘,而经营者则是清一色的哈萨克族青年男女。不论是经销新鲜牛羊肉的,推介纯天然奶制品的,还是叫卖熏马肉、熏马肠的,一个个脸上热情洋溢,笑迎宾客。

  的确就像赶巴扎,从石人沟村三队开始,通往涝坝沟的道路上,一辆辆私家车鱼贯前行,快到村子时,甚至一时出现了堵车情况。从车上下来的或年轻夫妻,或携家带口,或朋友结伴,还有拄着拐杖的老人。不管是附近村队的,还是来自城里的,人们都想在第一时间体验一下牧区巴扎的与众不同,感受哈萨克族牧民传统风味美食的特色魅力。

  而我之所以慕名而至,一大早从城里赶往涝坝沟村,一是新鲜好奇,原本世世代代靠游牧为生的山里人,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开始一种经商做生意的崭新生活,说到底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值得特别关注。二是一种难以割舍的特别情结,早先我爷爷和大伯家就住在涝坝沟,我们几个孩子经常往返于芦草沟村和涝坝沟之间,而我有一年暑假就在爷爷家待了一个多月,虽说生活困难,粗茶淡饭,三五天吃不上一口蔬菜,但因为好歹能喝上一碗迷恋的奶茶,心就能静下来,不再怎么想家。

  如今再来到涝坝沟村,从住房、道路、基础设施到穿戴、出行和饮食,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看到涝坝沟村小巴扎极具诱惑力的熏马肉和熏马肠,我不由想起哈萨克族的冬宰和冬宰文化。每年入冬天冷之后,牧民都要挑选一些膘肥体壮的大小牲畜,宰过之后供家人过冬食用。其中熏马肉和熏马肠一直在餐桌上占有不可撼动的地位,备受牧民青睐。这和哈萨克族人养马、尊马、爱马,一生以马为伴的传统有直接关系。有谚语说:冬天人把马伺候好,夏天马把人伺候好,足见人与马的特殊关系。而马肉和马肠的熏制过程也十分考究,不但要将马肉一块一块分割好,归好类,不紧不慢微火烟熏,还要精心选择熏肉的木材,最好是松树枝,自带清香,等马肉熏好下锅,俄顷会有一种特有的香气在屋内弥漫,直让人咽口水。而熏马肠注入肋条和切碎的马肉,肥瘦搭配,红白相间,入口即化,回味不尽,真乃人世间难得的美味。

  享用新疆美味马肉和马肠子,一是讲究氛围,最好一桌人,有说有笑,有唱有跳,锅中热气腾腾,屋内烟火气渐浓,让人胃口大开,尽情朵颐。二是端上餐桌的这一盘马肉是分层次的。最上面覆盖一层不可或缺的皮芽子(洋葱),是蔬菜,也是软化血管的“民间药方”。往下就是主打的熏马肉和马肠子,一个紫红烫手又醇香,送入口中味蕾如花绽放。一个一半油黄,一半红亮,吃进嘴里直接香到胃。再往下就是纳仁,也就是长长宽宽的皮带面,再浇上一层鲜美的肉汤,油汪汪、亮晶晶、软绵绵、滑溜溜,和熏马肉形成天然绝配,吃上一次,就会让人记一辈子。

责任编辑:依丽达娜·伊力哈木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