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需要良好的营商环境,知识产权保护是塑造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方面。近年来,新疆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能力不断提升,知识产权专利转化运用加速推进,运用效益日益凸显,知识产权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 王丽丽/文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
如今,新疆知识产权保护进入“快速通道”,“知产”转化实现落地生金。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数据显示:去年,新疆知识产权创造实现量质齐升,发明专利授权量为2160件,同比增长41.18%。
促进专利转化运用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快构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新疆通过不断完善知识产权运营体系,大力开展专利转化专项行动,推进高校科研机构盘点存量专利,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专利产业化进程,让“知产”变“资产”,知识产权转化效益显著提升,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聚焦优势产业 不断完善知识产权运营体系
如今,新疆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聚焦创新驱动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更好服务“八大产业集群”建设,新疆加快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服务质效,打通知识产权运营全链条,进一步形成产业发展新优势,不断提升产业规模和市场竞争力。
今年1月,乌鲁木齐市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示范城市(城区),作为全疆唯一入选的城市,其示范引领作用不言而喻。近年来,依托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宝钢集团新疆八一钢铁有限公司、中科院新疆理化所,乌鲁木齐培育了硅基新材料、生物医药、绿色钢铁三大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促进产业创新主体的健康发展,有效集聚产业资源,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
宝钢集团新疆八一钢铁有限公司工人在吊运冷轧卷产品。姚海山/摄
作为新疆传统制造业的代表, 宝钢集团新疆八一钢铁有限公司通过建成首个绿色钢铁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带动绿色钢铁产业转型升级,这也是新疆首个专门针对绿色钢铁产业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
据公司科技管理工作人员郭庆华介绍,绿色钢铁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构建了绿色钢铁产业、富氢碳循环高炉、欧冶炉3个技术领域的专题数据库,并根据不同领域的下属技术细分领域构建了分类导航。在运营专利导航研究方面,已围绕富氢碳循环高炉和欧冶炉技术领域申请了55件高价值专利,4件PCT(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作为新疆钢铁行业的“链主”企业,接下来还将继续拓宽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的应用面,带动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创新升级,推进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
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设,只是新疆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区不断加快高价值专利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创造步速,持续推动知识产权工作高质量发展,创新活力充分涌流,创业激情竞相迸发。
多元化支持 为知识产权转化搭建鹊桥
近日,新疆银朵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治疗感冒新药比那甫西颗粒通过国家验评。
比那甫西颗粒由自治区药物研究所等科研团队历时三年多共同研发,于2017年以700万元转让给新疆银朵兰,是自治区2016年9月出台“科技九条”后,新疆第一个产地科技成果转让项目。
专利转化运用,关键是要在产业“主战场”上,让企业发挥好“主角”作用,如何帮助企业破解专利转化运用的堵点、难点,是政府发挥职能的重中之重。
新疆实施促进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助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从源头把控专利实施项目的质量。去年,新疆甄选30个专利实施项目,支持资金达750万元。今年自治区专利实施项目申报工作已启动,申报项目不仅要求紧贴“八大产业集群”建设,类别也由单一专利转化项目增至专利转移、专利转化、专利导航三个项目,丰富了专利实施项目内涵。
乌鲁木齐市华泰隆化学助剂有限公司连续两年获得自治区专利转化项目支持,公司科技项目部部长黄宁说:“公司2项专利技术获得55万元资金支持,将专利技术转化为市场需求的产品。近3年依托专利转化技术,公司销售收入4000余万元。”
新疆还健全发展“知疆通”、知识产权可转债等“知识产权+金融”质押融资模式,为专利成果转化提供资金支持,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和手握专利技术却无发展资金的痛点。
新奇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核心业务涵盖口腔、呼吸等五大临床领域,自主研发了多个国家医保及基药目录品种。2022年,公司通过新疆股权交易中心获得知识产权质押可转债2000万元。今年,企业进入新疆“专精特新”专板,期望通过知识产权来赢得融资。
数据显示,2023年,新疆质押融资工作稳步推进,知识产权质押全年登记76笔,质押金额11.53亿元,其中专利权质押62笔。截至2023年底,新疆已累计投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金1000万元,撬动质押融资金额95.84亿元,累计帮扶企业200余家。
供需两方发力 推进中小企业专利产业化
科技成果转化难、转化率低一直是公认的难题。专利成果的转化率亟待提升。目前,新疆累计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8302件,其中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3314件。
然而,一方面,科研机构和团队的很多科研成果,由于缺乏第一时间与经营主体对接、推介的机会,经常出现“藏在深闺无人识”等现象,致使其价值得不到体现,另一方面,许多企业对科技成果有需求,但常常“拿着钱找不到卖家”怎么办?
为了让供需渠道更为通畅,自治区积极搭建服务平台、开展精准对接活动,让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更为便捷高效,加快推进中小企业专利产业化进程。
专利开放许可是促进专利转化运用的有效途径。去年,新疆试点实施专利开放许可,首批发布7件专利开放许可项目,涉及医药技术、五金工具技术等领域。
新疆佳伦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经理赵胜军说,通过专利开放许可,企业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达成交易合同,交易的达成让公司在布局生物医药领域特别是在黑加仑籽加工技术方面抢占了先机。
今年1月30日,乌鲁木齐市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平台整合了各类知识产权资源,在企业、科研院所、高校、服务机构、知识产权专家之间搭建起桥梁,有助于线上线下共同发力,既能为企业高品质的知识产权服务,也有助于更多专利技术“活起来”,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通过运营服务平台,乌鲁木齐木易联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享受到精准、专业、全面的专利转移转化技术支持和服务,据该企业负责人介绍。3月15日转移至其公司的“一种微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专利技术,目前已实现转化应用,预计将使企业年产值达到上千万元。
中小企业在专利产业化方面展现出强劲的创新活力,已成为新疆培育新质生产力、驱动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来源地。新疆将紧密对接产学研深度融合、协同创新,深入开展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助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责任编辑:余若琪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