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新疆经济运行开局良好,这与自治区持之以恒打好优化营商环境这张“牌”紧密相关。近年来,新疆持续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激活经营主体发展活力,使良好的营商环境成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 索蓉芝 / 文
一季度,新疆地区生产总值4413.21亿元,同比增长5.6%,经济运行开局良好,这与自治区持之以恒打好优化营商环境这张“牌”紧密相关。
新疆持续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激活经营主体发展活力,使良好的营商环境成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来自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我区登记在册各类经营主体249.32万户(含兵团26.98万户),同比增长7.36%。数据背后,折射出的是我区一系列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有力举措落地生根后,企业活力不断增强,发展潜能加快释放。
加:涉企制度不断完善
去年以来,面对艰巨繁重任务和风险挑战,新疆拿出务实举措,凝聚最大合力,全力以赴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提振信心、激发活力,让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更加充沛。
——去年1月,自治区党委十届七次全会上提出,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实施经营主体倍增行动和民营企业培优工程,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三年行动掷地有声;
——3月,自治区党委主要领导深入霍尔果斯口岸等基层一线实地调研,强调要不断提升对各类经营主体服务效能,努力营造有利于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良好发展环境;
——11月,自治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发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政策措施》,直面当前我区民营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优化政策措施、完善体制机制、提振预期信心。
……
一次次再强调、再部署,是新疆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视,从政策、制度入手,为营商环境缓“痛点”、清“淤点”、通“堵点”、解“难点”的决心。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规范政府行政行为,保障企业合法权益,不仅是依法治理的不断进步,也是现代政府转变施政理念、力求高效有为的自我要求。今年3月,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台《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政策措施〉发挥市场监管职能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19条措施》,优化注册登记和审批许可服务、深化公平竞争审查、强化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等涵盖其中。
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乌鲁木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过度包装执法检查工作。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供图
和田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和田团城开展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食安天山”活动。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供图
温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左)来到温泉县聚鑫源超市,了解经营情况,宣传个体工商户相关帮扶政策。乌丽吉/摄
在出台政策的同时,5月初,新疆面向社会征集影响市场公平竞争问题线索,通过相关机制对问题线索进行认真核查,采取强有力措施推动问题解决,回应各方关切。
减:经营主体轻装上阵
伴随着“最多跑一次”等便民利企举措的深入推进,我区为企业做“减法”。
企业开办是经营主体设立的第一步,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环节。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酒店、餐饮等方面的消费需求增加,在乌鲁木齐经营酒店的朱任伟敏锐发现商机,在4月注册成立洁洗涤服务有限公司,为酒店、餐饮机构提供专业清洗服务。
“不用去政务大厅,网上申报完后通过快递投递,当天就拿到了营业执照。”朱任伟说。
去年,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自治区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依托自治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创新利用区块链技术数据共享效率高、流程安全防篡改等优势,改造业务流程,规范数据流转,实现了企业开办从“3日办结”向“当日办结”的跨越式提升。去年8月,这项工作成功入选国家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典型案例,也为自治区各部门推进“一件事”优化升级,提供了可借鉴的参考。
阿克苏地区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给办理人讲解个体工商户开业登记流程。赵霞/摄
今年4月,《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发布,细化了率先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深入推进审批服务改革、加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法务区”三方面的重点任务,从建立线下“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线上“一网通办、全流程服务”的政务服务模式,到简政放权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都旨在打造栓心留人的营商环境。
自治区知识产权服务促进中心(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新疆业务受理窗口),工作人员为申请人讲解办理流程。任春香/摄
目前,在新疆自贸试验区三大片区,不少政务大厅设立了自贸试验区企业专窗(区),为企业创造了更宽松、便捷的发展环境,增强了企业的获得感。同时,我区加大窗口服务人员培训指导力度,不断提高全区窗口干部依法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我们正在加速形成全疆统一的行政许可事项清单,推进同一行政许可事项在全疆范围内同要素管理、同标准办理,进一步提升经营主体办事体验感和满意度。”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乘:创新实践效应倍增
5月9日,商铺负责人马利胜(化名)说起5个月前,吐鲁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对自家店铺的检查情况:“执法人员实行‘首违不罚’,让我们有容错纠错空间,也给了我们‘缓冲’机会。”
马利胜在吐鲁番市经营一家保健品店。2023年12月1日,他从一家商贸公司采购了16罐鸵鸟蛋果仁玉竹酱,没有及时明码标价就摆在了货架上。5日后,吐鲁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在检查时发现了此问题,考虑到马利胜的行为虽违反了相关法律,但因违法行为持续时间不足15日,且商品还未销售,执法人员做出不予行政处罚的决定。
让马利胜点赞的“首违不罚”,是去年4月下旬,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广泛征求多部门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形成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领域“首违不罚”清单适用规则》,涉及市场准入、广告、价格等8个类别16个具体事项。
在日常监管工作中,自治区市场监管部门发现有关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制度还不健全,不利于轻微违法行政处罚权的进一步规范,在前期探索实践基础上,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督管理局先后制定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规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领域行政处罚信息公示中“较低数额罚款”标准的暂行规定》等政策文件。
资金链是企业的生命线。金融机构要实现风险可控,企业需要资金流推动发展,难题怎么破?
助企纾困,新疆以良法促善治。
2023年6月,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会同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联合各银行机构共同推出“新质贷”融资服务,构建政府部门、银行、征信协同多方联动、信息共享、精准高效的质量型企业金融服务体系。
“新质贷”面向坚持质量第一、注重质量管理、弘扬质量文化的企业,提供信用贷款为主的信贷产品和服务,支持企业加强品牌管理、产品研发、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为进一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发展活力注入资金支持。数据显示,“新质贷”首批受益企业共5137家,获得资金支持达6亿元。
哈巴河县旭日粮油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是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企业,凭借良好的质量信用,今年年初成功申请“新质贷”贷款400万元,用于企业资金周转和创新研发。“这400万元贷款如同及时雨,让企业加快了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的步伐。”该公司总经理连秋忠说。
“新质贷”为获得质量荣誉、参与标准制修订、取得质量认证等具有一定质量信誉的中小企业提供更便捷的融资服务,把反映企业质量水平的“无形资产”转化为企业获得授信的“有形资产”,切实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进一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除:破除隐性壁垒
这段时间,克拉玛依市个体工商户刘潇的洗车店生意兴旺,翻开前台摆放的检查记录,距上一次有关部门来执法检查,已有一段时间。
“今天这个部门来查,明天那个部门来查,前些年我都没法安心搞经营。”刘潇说。
如今,几个部门拿着一张清单“综合查一次”,检查效率提高的同时,还能对跨领域、跨部门的疑难杂症现场沟通解决。
这样不打扰正常经营的监管得益于今年一季度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探索推进的“一业一查”监管工作机制模式。该模式着力破解市场监管中存在的重复监管、多头监管、随意监管和监管盲区等难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一业一查’是指对同一行业领域涉及多个政府部门的监督检查事项进行整合,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的监管方式,进行跨部门联合检查。”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目的是提升监管精准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的干扰,进一步规范监管行为。
个体工商户是产业链和消费链的“毛细血管”,也是市场的“神经末梢”,在繁荣经济、稳定就业、促进创新、方便群众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去年4月,全国在12个省份部署开展了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政策试点。新疆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喀什地区进行试点,并为52家“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授牌。
伊宁市举行首批市级“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授牌仪式。伊宁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喀什市古城角落咖啡馆、喀什市百年老茶馆、伊宁市尕巷子的回忆餐厅……翻看这份“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名单,不少新疆人颇为熟悉的名店在列,餐饮食品类经营户居多,也不乏文创、民宿、衣饰等门类。既有经营多年的餐饮老店,也有新兴的网红店,各具特色。
“这些‘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都是各地知名、有特色的商家,能够很好反映出地方特色。”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登记注册处副处长王新军说。
经过近一年的试点后,今年一季度,新疆制定出台《关于开展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促进个体工商户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出台42条个性化措施,对全区个体工商户进行分型分类精准帮扶。该《方案》明确提到,部分个体工商户在市场竞争、融资、成本上涨等方面面临一定的困难和挑战,以分型提供差异化帮扶,以分类发挥示范带动的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
得益于多方呵护,截至4月底,新疆在册个体工商户189.32万户,约占全区经营主体的76%。
日积跬步,终至千里。日益改善的营商环境,正在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为推动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责任编辑:孙圆圆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