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丝路天文微信号消息,6月1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发布电子通告,正式宣布小行星2024 FG9是一颗彗星,并将其重命名为P/2024 FG9(Nanshan-Hahn),中文译名南山-哈恩彗星。
没错,这颗彗星名字中的南山,就是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市南山。
3月8日,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南山1米大视场光学望远镜(NOWT)拍摄到一颗移动天体,次日,星明天文台半米望远镜(HMT)对其进行后随观测,并将数据上报至国际小行星中心(MPC)。该目标最初由德国天文学家Robson Hahn于4月10日作为近地天体候选体(NEOCP)报道,随后该目标被MPC指定临时编号2024 FG9,并在电子通告MPEC 2024-G199上发布。
南山1米大视场光学望远镜观测到南山-哈恩彗星的图像。图片来源:丝路天文微信号
6月1日晚,天文电报中央局(CBAT)发布第5401号电子通告,详细介绍了该彗星的发现过程。最早发现并上报该目标的NAS团队(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和星明天文台合作的小行星搜寻项目团队)和Robson Hahn共享这一发现。
南山-哈恩彗星的轨道模拟图。图片来源:丝路天文微信号
彗星是由冰冻气体、岩石和尘埃组成的围绕太阳运行的雪球,当其运行靠近太阳时,会被加热,并喷出尘埃和气体,形成巨大的彗尾。它们是太阳系形成初期的遗留产物,因此对研究太阳系的起源具有重要意义。南山-哈恩彗星的远日点接近木星轨道,近日点在火星轨道附近,因此,其轨道极易受木星和火星引力影响而发生变化。该彗星已于5月20日到达近日点,最大亮度17.5星等,轨道周期约5.88年,轨道倾角约1.73度,是一颗短周期木星族彗星。
自2022年12月起,新疆天文台与星明团队携手合作开展了小行星搜寻项目NAS,该项目在此前已发现两颗近地小行星2023 DB2和2023 VB2。南山-哈恩彗星的发现作为一个里程碑事件,再次体现了NOWT是新疆天文台和业余天文工作者深度合作的重要设备,并为今后不断提高NOWT的科研产出,及双方加强在近地小天体的发现和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新疆天文台南山观测站1米大视场光学望远镜。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供图
据了解,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南山观测站距乌鲁木齐市70公里,观测环境优良。南山观测站现有26米射电天文望远镜、25米射电望远镜、双频多普勒测速仪、2米太阳射电望远镜、炮兵指挥仪、经纬仪、日晷、1米大视场光学望远镜、1.2米量子通讯望远镜、十余架科普望远镜等室外科研科普设施,一个直径为13米的天象厅、一个460平方米的“问天”科普展厅等。
南山1米大视场光学望远镜具有1.3度大视场、高指向和跟踪精度等优势,主要科研工作是开展光学时域天文巡天研究,其所获得的时序观测数据,特别适合通过深度发掘发现小行星和瞬变天体等。
2023年2月底,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南山观测站1米大视场光学望远镜首次发现一颗近地小行星。国际小行星中心发布通告确认,并授予临时编号2023 DB2。同年11月,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南山观测站南山1米大视场光学望远镜再次发现近地小行星,并获得国际小行星中心临时编号2023 VB2。
2023 DB2轨道图。 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供图
近地小行星2023 VB2的轨道模拟图。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供图
责任编辑:刘豪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