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博览会,彰显着中国与亚欧国家合作共赢的广阔前景,凸显了新疆对外开放的强大吸引力,让世界看到了一个机遇无限的新疆。
● 《今日新疆》记者 龚利 / 文
万商云集,共襄盛举;
丝路霓裳,舞动未来。
6月30日,以“丝路新机遇 亚欧新活力”为主题的第八届中国—亚欧博览会在乌鲁木齐市圆满落幕。为期5天的展览时间里,八方来宾齐聚,共谋合作发展,共享新疆机遇,奏响了开放合作的“共赢曲”,展现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澎湃活力。
第八届中国—亚欧博览会6月26日在新疆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图为新疆国际会展中心外景。汤永/摄
新机遇带来新活力,这场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博览会,彰显着中国与亚欧国家合作共赢的广阔前景,凸显了新疆对外开放的强大吸引力,让世界看到了一个机遇无限的新疆。这次展会成功举办的背后,是中国正不断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果为世界提供新机遇,真诚与亚欧国家深化区域合作,携手开创亚欧合作新局面的主动作为;也是新疆改革发展从未停歇的步伐,是对外开放始终敞开的大门。
共享 捕捉丝路新机遇
一砸一揉、一捏一搓、涂底粉、施彩绘……一个惟妙惟肖的泥塑小人就这样诞生了。
在马来西亚国家馆前,一排排色彩绚丽的泥塑人物作品吸引游人驻足。这些作品中,有的灵感来源于该国各民族的传统服饰,有的则取材于迎接新年、逛集市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场景,成组的摆件仿佛将人们带入了那些热闹非凡、充满生活气息的瞬间。
“泥塑是马来西亚代表性的手工艺品,我们期望它能走进更多人的视野。”马来西亚国家馆工作人员黄莙荑说。
“今年是马中建交50周年,对我们来说具有特殊意义。半个世纪以来,两国始终相互尊重、坦诚相待,加强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建立了牢固而持久的友谊。”马来西亚旅游、艺术及文化部副部长凯鲁·菲尔德斯·阿克巴·汗表示。博览会期间还同步举办了“2024年马来西亚文化周”活动,全面展示了马来西亚在经济、文化、旅游等方面的特色优势。
作为国家在新疆设立的面向亚欧国家的国家级、国际性综合展会,中国—亚欧博览会为亚欧各国政府、企业和客商搭建了一个充满机遇、务实高效、面向未来的经贸合作平台。
哈萨克斯坦的红酒、吉尔吉斯斯坦的蜂蜜、乌兹别克斯坦的挂毯、白俄罗斯的冰淇淋、越南的沉香、加纳的手工艺品、伊朗的藏红花……博览会上,全球“好物”齐聚,完美地诠释了本次博览会的主题——“丝路新机遇 亚欧新活力”。
在第八届中国—亚欧博览会国际特色商品展区,吉尔吉斯斯坦参展商正在向客户推荐商品。李雄心/摄
本届博览会吸引了50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国内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自治区14个地州市的3200余家企业和机构参展参会,其中孟加拉国、乌拉圭等5个国家和地区首次参展,充分展示了博览会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
“本届博览会是出席政要嘉宾规格最高、参会参展企业客商最多、展会成果最为丰硕、近年来社会影响力最大的一届博览会。”自治区商务厅党组书记、副厅长,第八届中国—亚欧博览会执委会秘书长李轩说。
古老的丝绸之路见证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而今天的新疆正在续写着新的历史篇章。从展品到商品,从意向到签约,从参展商变投资商……中国新疆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笑迎八方宾朋,也向世界打开了“机遇之门”。
共赢 实现互惠互利
“2024年一季度末,金风科技的全球装机总容量超过119吉瓦,在全球超过30个国家实现风电在运维服务容量超70吉瓦。”金风科技副总裁高金山说。
自2008年实现首台机组出口至今,金风科技在以风电助力能源转型方面成绩斐然。本届博览会上,金风科技专项展示了与中亚国家的合作案例。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与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建立了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当地送去了清洁、绿色的能源。
产业是支撑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基石。本届博览会的亮点之一就是首次设立新疆“八大产业集群”产业链链主企业馆,借助链主企业的卓越表现,展现产业发展水平与实力。
二道桥的文旅产品、吾吾子羊羔肉、苏氏牛肉面、七一酱园的调味料……博览会上,这些见证了新疆发展与变迁的老字号品牌高调亮相,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目光。
“作为新疆老字号品牌,我们在积极推广展品的同时,也和世界各地的客商洽谈对接。”新疆二道桥文化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向阳表示。
以“新丝路、新机遇、新发展”为主题的2024丝路工商发展恳谈会,为各国提供了交流平台,集思广益,深入探讨经济发展和合作大计,辐射力跨越山海,助推国际商贸合作迈上新台阶。在恳谈会签约活动中,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与老挝、印度尼西亚签署了能源电力领域的合作协议,还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新疆分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2017年至2021年,特变电工高质量执行了环老挝万象市电网升级改造项目,为老挝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电力保障。
老挝能源矿产部副部长查萨文·邦贡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到老挝的能源与矿业领域建设中,为老挝的快速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愿有更多像特变电工一样的优秀中国企业、新疆企业到老挝投资兴业,开展国际合作。
“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是广东省对口援助新疆在农产品领域开展的一次专场活动,旨在通过发挥两地农产品高度互补的作用,以优质农产品引路,打通广东与新疆经贸合作发展的新通道,开展更多领域合作的新尝试。
借力展会,粤新两地企业携手举行项目签约仪式,合作内容涵盖照明电器出口、100万千瓦风电、广汽中亚汽车出口基地、冷冻海鲈鱼贸易销售等领域,共签约13个项目,签约金额达41.41亿元。
博览会期间,同期举办了8场论坛活动、46场投资贸易促进活动,促进中外多领域交流合作。
本次博览会签约总金额达6155.52亿元,涉及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技术、煤化工、纺织服装、商贸物流等多个领域。
亮眼的数字振奋人心,高达数千亿元的投资额不仅彰显了博览会在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拓宽经济合作交流方面的巨大作用,也进一步凸显了其作为各方携手合作、共谋发展的重要平台的强大魅力。
共创 不断拓展亚欧合作领域
当《玛纳斯》的传唱声悠扬地响起,龟兹石窟壁画上的乐伎舞伎跷足、摆胯、合掌、拈花……舞蹈轻盈、歌声婉转。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同期举办的第八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中外文化展示周”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歌剧、舞剧、美术等文化精品,诠释着新疆在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上发挥的重要平台作用。
观众在第八届中国—亚欧博览会展馆里参观购物。约提克尔·尼加提/摄
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绿色能源等前沿领域,亚欧各国各具优势,合作潜力巨大,本届亚欧博览会为各国深化经贸合作、促进人文交流搭建了高效务实的平台,共同开启新的机遇之路、合作之路、繁荣之路。
“近年来,新疆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增强了新疆对外界的吸引力,为博览会成功举办奠定了坚实基础。”自治区党委党校(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吴娟表示。
“高质量举办中国—亚欧博览会也是新疆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中明确的改革试点任务之一。”自治区商务厅党组书记李轩表示。
新疆自贸试验区作为西北沿边地区设立的首个自贸试验区,于2023年11月1日正式挂牌。今年1月至4月,新疆自贸试验区进出口总额385.03亿元,占全区进出口总额的27.92%。自挂牌成立以来新增企业4000余家,总数达到2.4万家。截至5月底,已落地实施、取得阶段性成效或积极进展的改革试点任务有51项。
从吐尔尕特口岸成为新疆第三个运行“口岸直通”模式的公路口岸,到“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办公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口岸管理办公室”揭牌成立,从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恢复人民币现钞跨境调运,到中国新疆和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在喀什举行三方会谈,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到“一带一路”核心区……这些年,新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融入国家向西开放总体布局,以“一港、两区、五大中心、口岸经济带”为重点,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进“一带一路”核心区加快建设。
数据显示,2022年和2023年,新疆进出口总额分别比上年增长57%、45.9%。经新疆出境的中欧(中亚)班列占全国6成以上,在我国向西开放的进程中,新疆无疑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中国的高水平对外开放,不仅体现在商品的贸易与交流上,更是教育、科技、医疗卫生、文化等多元化领域的深度互动。
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熊哲家介绍,近年来,新疆不断深化与中亚国家多领域的务实合作,已组织实施了250多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建成了10余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有超过2万名中亚国家留学生在新疆高校就读。探索跨境远程医疗服务,累计接待外籍患者就诊超2万人次。中国—亚欧博览会“中外文化展示周”已经成为与中亚国家在文化领域交流的品牌项目。
“中国朋友创造一切条件让两国商人开展贸易合作。”哈萨克斯坦副总理茹曼加林说。中国—亚欧博览会给中国和中亚各国带来深远影响,通过展会,哈萨克斯坦的产品得以便捷进入中国市场。
驼铃相闻、舟楫相望的千年丝路,如今已蜕变成为贯穿亚欧各国的现代通衢。广袤的亚欧大陆上,合作与进步的颂歌宛如千百年不绝的回声,悠扬回荡。
赓续前行,奋楫争先,新疆正站在一个举世瞩目的历史交汇点上,将秉持开放发展原则,为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续写千年丝路新篇章。开放的新疆,已向世界敞开机遇的大门,邀您共赴“亚心”之约。
继续阅读:
责任编辑:孙圆圆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