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初印象丨来看西部计划志愿者的中秋餐桌

石榴云/新疆日报原创 2024-09-13 18:48:46

  明月千里寄相思,又是中秋月圆时。在中秋佳节这个团圆与温情交织的美好时刻,天山南北的中秋餐桌上不仅摆满了诱人的美食,更洋溢着西部计划志愿者们浓厚的情谊与不懈的追求。从乌鲁木齐市天山区的团圆饭,到阿克苏地区宿舍里的甜蜜馈赠,再到若羌县学校的“满汉全席”,以及兵地交融下的中秋饭。每一个场景都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共庆佳节的美好景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餐桌与活动,感受那份跨越千山万水的温情与团圆。

  月满中秋·情暖天山

  (供稿单位:共青团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委员会)

  中秋佳节来临之际,9月10日,共青团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委员会联合天山区工商联、新疆突玛丽斯大饭店,为天山区50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准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团圆饭”。活动现场,欢声笑语不断,气氛温馨而热烈,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志愿者们围坐在一起品尝着精心准备的新疆特色美食,畅谈着在天山区的服务经历和成长感悟,同时,也诉说着对家人和朋友的深深思念。月满中秋,情暖天山。在这份思念之中,更多的是对志愿服务事业的热爱与坚持。在这个象征着团圆和美好的日子里,志愿者们欢聚一堂,共庆佳节。

  美好时光

  作者:窦日玲,毕业于珠海科技学院,服务于阿克苏地区库车市玉奇吾斯塘乡人民政府

  我的宿舍,一室一厅一卫,充满生活气息。

  每年中秋节前后,正是葡萄成熟的时期。桌上摆放着从楼下采摘的葡萄,那是乡镇生活的甜美馈赠;回忆起去年西部计划广东省项目办寄来的中秋月饼,包装是一个类似邮筒的铁盒,寓意“明月千里寄相思”,跨越千山万水的关怀,温暖了我的心房。在新疆的志愿服务期间,与小伙伴共游新疆的纪念品、来自西藏伙伴的信件以及一位小伙伴服务期满离别时送的珍贵礼物……每一件都承载着深厚的情谊。墙上悬挂的书法作品,是母校校训“爱国、勤奋、和谐、创新”的生动展现,它激励着我以爱国为基石,勤奋探索,和谐共处,创新前行。这不仅是对个人成长的鞭策,也是对我们志愿者精神的最好诠释。

  满汉全席

  作者:董虹飞,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服务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城西新区学校

  桌上大鱼,跃然于盘,不仅是一道丰盛的佳肴,更是寓意深远的美好象征。它象征着每一位志愿者在未来的道路上都能如鱼得水,事业有成,生活富足,年年有余。同时,搭配着盘中的柿子,寓意着事事如意,十全十美,无论遇到何种挑战与困难,都能心想事成,达成所愿。这份来自餐桌的祝福,不仅温暖了志愿者的心房,也激励着他们继续前行,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绽放光彩。

  兵地交融迎中秋·民族团结情谊浓

  作者:赵婧琦,毕业于天津农学院,服务于共青团乌鲁木齐县委员会

  9月10日,中秋节来临之际,我参加了一场特别的聚餐,由共青团乌鲁木齐县委员会联合兵团第十一师团委、第十一师党委统战部在乌鲁木齐县共青团青年之家——丝路文化产业园开展的“兵地交融迎中秋 民族团结情意浓”兵地青少年融情实践活动。我和来自乌鲁木齐县水西沟中学、第十一师第一中学及第四中学的青少年们一起,吃了一顿意义非凡的团圆中秋饭。餐桌上,大家欢声笑语,分享着各自家乡的中秋习俗和趣事,那些关于月饼的甜蜜记忆、关于团圆的美好愿景,在交流中交织成一幅幅温馨的画面。食物的味道,因这份跨越地域与民族的情谊而变得更加醇厚,每一口都仿佛能品尝到民族团结的甜蜜与幸福。看着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听着他们爽朗的笑声,这样的融情实践活动,将会在他们心中种下民族团结的种子,让这份情谊如同中秋的明月一般,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也照亮我们共同的美好未来。

  往期回顾:

  致在疆西部计划志愿者的一封信

  新疆初印象丨走进美丽大地,感受多彩人生

  新疆初印象 | 青春绘梦在新疆

  新疆初印象丨传递暖心温情 体验多彩新疆

  新疆初印象丨晒晒我的中秋餐桌


责任编辑:杨雪彬 实习编辑 颜玉星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