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张冬梅
9月20日,秋日暖阳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西山农牧场安康社区旁的文化广场上传来阵阵优美的歌声,身穿演出服的社区居民,在乐器的伴奏下唱歌跳舞,数十名各族群众围坐在一起,欣赏着精彩表演,欢声笑语不时传出。
安康社区位于西山农牧场场部,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社区,辖区内居住着14个民族的居民,是兵团“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先进集体。每年,社区都会组织邻里百家宴、节庆活动、趣味运动会等文体活动,让大家在欢歌乐舞中交流、交心。
9月20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西山农牧场安康社区旁的文化广场上,居民在表演节目。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张冬梅摄
“社区组织活动,大家在一起特别开心!”说起文体活动,社区居民魏爱琴满脸自豪。当天,她们的舞蹈队就是来参加社区举办的迎国庆暨民族团结一家亲联谊活动的。
舞蹈队由社区居民自发成立,已经7年多了,现有几十名队员,年龄最大的78岁,魏爱琴是夕阳红舞蹈队队长。她平日里就爱说爱笑,喜欢跳舞,经常组织邻居们到社区一起排练舞蹈。
“跳舞不光是锻炼身体,老姐妹们在一起也能聊天,谁家有事儿了还能互相帮助。”魏爱琴说,为了让她们有活动场地,社区将二楼会议室空闲时改为居民舞蹈室,为跳舞的居民免费提供服装、饮用水和水果,还不定期组织舞蹈队去外面交流演出。
9月20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西山农牧场安康社区旁的文化广场上,居民在表演节目。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张冬梅摄
走进安康社区,文化墙上一张张照片展示了社区开展的文化活动、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的温情瞬间。其中一张照片讲述的是西山农牧场安康社区党总支书记、妇联主席马丽帮居民阿斯汗·艾江的儿子安装助听器的感人故事。
2018年来到安康社区的马丽,在与居民阿斯汗的接触过程中,了解到她的大儿子比拉里·艾山江患有听力障碍。“在和她们一家沟通后,我们决定带孩子去大医院检查一下。”马丽回忆说,经专业机构检查发现,孩子的听力确有障碍并且将严重影响今后的正常生活和学习。
2019年8月,马丽带着阿斯汗母子俩先后4次辗转于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残联、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之间,经过检查、试戴、调试后,最终为比拉里申请了一对合适的助听器,并免除两年内的调试、治疗费用。现在,比拉里已经五年级了,语言沟通已基本无障碍,学习成绩也不错。
安康社区一直以来都将“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作为联系各族群众的纽带,深入了解群众的诉求和困难,主动为困难群众出谋划策,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带领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共建美好家园、共奔美好生活。
9月20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西山农牧场安康社区,西山农牧场安康社区党总支书记、妇联主席马丽在介绍社区工作。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张冬梅摄
社区居民马红出生在西山农牧场,2019年丈夫去世后,她带着两个女儿从乌鲁木齐县又回到了安康社区居住。
让马红至今难忘的是,搬家那天,当她吃力地搬着物品上楼时,楼上楼下邻居看到后,都来帮忙搬东西。后来,家里的卫生间漏水了、地下室的灯泡不亮了,只要需要,邻居们都会伸手帮忙解决。
得知马红独自带着两个女儿生活不容易,马丽为她的大女儿申请了助学金,逢年过节时上门询问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社区第一时间能够想到我,我心里热乎乎的,特别感动,就和回到了家一样。”马红说。
在安康社区里,各族群众守望相助的故事有很多。社区积极创造各族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社区环境,用真心真情服务社区居民,让群众在每件民生小事上都能感受到温暖与幸福。
近年来,安康社区全力打造“红色邻里·幸福安康”党建品牌,以社区五支志愿者服务队为载体,建立“服务直通车”,设立敬老、就业、义诊、普法、文娱活动五个服务站,为老年人办理优待证,帮助残疾居民解决就业,关注关爱孤寡老人、残障儿童,鼓励支持妇女创业等,一系列务实举措让社区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社区是各族群众共同的家,不管来自哪里,什么民族,大家都是家庭的一员,我们要努力让辖区各族居民群众生活得幸福安康。”马丽说。
责任编辑:加尔肯古丽·吐尔逊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