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魏永贵
12月24日,在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三塘湖镇东北戈壁,中国能建哈密“光(热)储”150万千瓦基地项目中的15万千瓦储热型熔盐塔式光热电站正在抓紧建设。当天上午,首面定日镜成功下线并安装完成,该项目迎来重要建设节点。
12月24日上午,中国能建哈密“光(热)储”150万千瓦基地项目中的15万千瓦储热型熔盐塔式光热电站吊装首面定日镜场景。唐斌摄
中国能建哈密“光(热)储”150万千瓦基地项目按照“光热+光伏”一体化模式开发建设,除了这个熔盐塔式光热电站,还包括一座装机容量135万千瓦的光伏电站。
项目现场,光热电站高达181米的吸热塔混凝土结构已于12月19日封顶,即将着手在吸热塔181米平台上安装高度40米的吸热器。吸热塔周围,已经安装完成的2700多根定日镜钢桩呈环形排列。
12月24日,中国能建哈密“光(热)储”150万千瓦基地项目中的15万千瓦储热型熔盐塔式光热电站景象。钟卫亮摄
这个熔盐塔式光热电站投资方为中国能建投资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建设单位为中能建投哈密绿色能源有限公司,由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承担EPC总承包。
投资建设方资料表明,该电站是目前新疆在建单机容量最大的光热电站。该项目部副总经理周勇介绍,该电站反射太阳光的定日镜总数量为20516面,通过镜面汇集太阳光给吸热塔上的吸热器加热,吸热器吸收太阳能后,将塔顶熔盐管道中的熔盐升温至565℃,之后通过管道储存到熔盐热罐,高温熔盐再通过蒸汽发生系统与水进行热交换产生高品质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
“熔盐储热时长可达8小时,可以全天候发电,不仅零污染,而且能够成为配套建设的光伏电站的‘稳定器’‘调节器’,提高新能源消纳水平,确保电网稳定运行。”周勇说。
目前,该项目135万千瓦的光伏电站也在同步建设中。
在光热电站镜场的外围,是浙江可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哈密光热项目部的定日镜组装车间。车间内,两条组装生产线基本调试完毕,即将批量组装生产。
“当前,我们在抓紧调试设备,春节后全面开工,保质保量完成20516面定日镜的组装生产和交付。”该项目部负责人张新说。
中国能建哈密“光(热)储”150万千瓦基地项目建成并网后,每年可提供绿色电力约28.92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省标煤86.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25.6万吨。
巴里坤县三塘湖镇辖区可利用光伏发电日照时间年均3414小时,太阳能资源丰富,同时还是新疆九大风区之一,新能源开发潜力大,目前分布有多个已建成和在建的风电、光伏发电项目。
责任编辑:杨海艳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