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鱼、南美白对虾、螃蟹、折耳根、豌豆尖、火龙果、莲雾……新疆百姓家庭的年夜饭里,产自新疆的各种“新鲜”成了大家的心头好。饭桌上的欣喜,得益于科技加持下新疆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的日新月异,越来越多样的菜篮子丰富了各族群众美好生活新图景。
● 于江艳 / 文
新年上新,你家的年夜饭也上“新”了吗?
家住乌鲁木齐市天山区的张绍东家的年夜饭多了新疆地产“新鲜”:三文鱼、南美白对虾、螃蟹、折耳根、豌豆尖、火龙果、莲雾等。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新疆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日新月异,构筑出人民美好生活新图景。
新疆人的年夜饭。资料图片
地产海鲜“游”上年夜饭餐桌
颠勺、翻炒、出锅……1月28日,万家团圆时,张绍东为亲朋好友烹饪了一桌菜。“瞧这桌菜,原材料都是新疆地产的。”张绍东骄傲地向老家亲戚介绍。
20世纪90年代,张绍东从浙江来到新疆做生意,销售五金建材。打小吃着海鲜长大的张绍东,每年家里的年夜饭少不了海鲜。“以前,海鲜都是疆外空运过来的,现在新疆也产海鲜了。”张绍东边说边夹起一只螃蟹给身边的侄子。
这些螃蟹产自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境内的博斯腾湖,从大河里捞出后又在人工水池养殖了3个月,蟹黄充足。
不止有清蒸螃蟹,张绍东还用本地食材烹饪出三文鱼刺身、白灼南美白对虾、清蒸鲈鱼、恰玛古清炖羊肉、熏马肠等。“三文鱼产自尼勒克县、对虾产自昌吉市、鲈鱼产自乌鲁木齐县……”张绍东一边给亲朋好友夹菜,一边介绍说。
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三文鱼养殖基地已建成智慧渔场,天山融化的雪水为三文鱼养殖提供了优良环境。自2023年“新鲜”爆火后,如今尼勒克县的三文鱼更是供不应求,畅销全国各地。不仅是尼勒克县,包括吐鲁番市、乌什县等地现在也在养殖三文鱼。“最近一两年,新疆水产受到全国追捧。”新疆赛湖渔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荣说,春节期间,50%的高白鲑、80%的三文鱼都旺销疆外,养殖速度跟不上“吃货”们的抢购速度。
新疆是离海洋最远的地方,但是运用现代科技,离海洋最远的地方也能在盐碱地和沙漠里“造”出海水。通过往水里加入微量元素和益生菌,调配出适合海鲜生长的人工海水,养殖珍珠斑鱼、生蚝、珍珠等。
南美白对虾是较早引入新疆养殖的海鲜产品,通过数年的“海虾淡养”技术攻关,新疆逐渐掌握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实现人工池塘养殖。而现在通过温室大棚,南美白对虾可实现冬季上市,满足节庆消费需求。
天然、绿色、无污染,优质的养殖环境,吸引疆外投资商到新疆养殖“新鲜”。2024年新疆“新鲜”养殖迎来爆发期,全疆3000亩以上有条件养殖的水库几乎都被用来养殖“新鲜”,室外不够室内造,在乌鲁木齐县永丰镇,投资商甚至在室内养起鲈鱼。
数据显示:2024年新疆水产品产量达19.65万吨,新疆海鲜成为全国人民餐桌上的“新宠”。
反季节蔬菜种植走上规模化
最近,网络平台上“农水乡村(小伊助农)”晒当地折耳根的视频火了,张绍东就关注了他:“特别喜欢看他的更新,很有趣,常常忍不住下单。”
折耳根原产于西南地区,是生于斯、长于斯的西南人民的心头好。随着越来越多的四川人、重庆人等到新疆打工、做生意,也将老家的折耳根种子带到了新疆,种进温室大棚。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察布查尔镇安定村蔬菜种植基地现在也种起了折耳根。春节期间,蔬菜大棚里,一波又一波顾客赶来采摘。“现采摘的折耳根,新鲜!”网红“农水乡村(小伊助农)”说。
随着现代农业种植技术的成熟,新疆设施农业快速发展,反季节蔬菜种植在南北疆遍地开花,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温室大棚种上折耳根、豌豆尖等珍稀蔬菜;乌鲁木齐县滑雪场附近的温室大棚,试验种植出非洲冰菜、抱子甘蓝、紫贝、穿心莲、芦笋、羽衣甘蓝等几十种野菜和珍稀菜。
较早发展蔬菜大棚种植的吐鲁番市和哈密市,反季节蔬菜种植已形成规模。春节期间,新疆九鼎农产品批发市场销售的叶菜就来自吐鲁番。喀什、和田等地反季节蔬菜种植也形成集中连片规模,其中疏附县吾库萨克镇,建成了新疆首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这里1400余座温室大棚、拱棚里种植的红菜薹、芥蓝、菜心、豌豆苗等蔬菜,可48小时飞抵广东省。
新疆支持在南疆戈壁、沙漠、荒滩等地发展戈壁设施农业。和田市吉亚乡在沙漠里建成集中连片的大棚,不仅种出特色蔬菜,还种出紫薯、羊肚菌、灵芝等;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经过多年奋斗,将戈壁滩变成果蔬园,种出反季节蔬菜。
南果北种吸引百姓大棚内尝鲜
刚从树上采摘下来的人参果,吃起来会是什么体验?
1月30日,在乌鲁木齐市米东区白杨河温室大棚基地,张绍东带着亲朋好友走进果蔬大棚采摘,摘下一个人参果尝鲜,一口下去鲜果爆浆,“果汁饱满,香气浓郁。”
春节期间,群众在乌什县城的巴扎上选购新鲜水果。王举南 摄
事实上,现在新疆不止种出了人参果,还有火龙果、香蕉、莲雾、百香果、柑橘、木瓜、芒果、柠檬、红心柚等几十种南方水果。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十团靠近沙漠,昼夜温差大,水果糖分更容易积累、沉淀。团场先后投资2000余万元,在2500亩苗木基地建成日光温室28栋、智能温室7栋,从事南方水果和植物的组培繁育,种植出蝴蝶兰、香蕉、火龙果等。
虽然大棚里采摘的水果贵一点,但吃起来新鲜。春节期间,该苗木基地迎来一拨又一拨消费者休闲采摘。
库尔勒市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建成草莓采摘园、葡萄采摘园、水果黄瓜采摘园、冬枣采摘园等,春节期间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光采摘。在一座温室大棚,游客看见甘蔗,惊讶不已。相比南方,新疆日照时间长,种出来的甘蔗更甜。不少人现场品尝完后,当即从大棚里扛起新鲜甘蔗带走。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驻和田地区墨玉县加汗巴格乡阿依玛克村工作队发挥自身优势,以科技为先导,发展现代农业设施,建成一批标准化、规模化、智能化日光温室大棚,种出火龙果、芭乐果、百香果、车厘子、燕窝果、柑橘、台湾冬枣等珍稀水果。“春节期间,有火龙果、芭乐果和台湾冬枣可采摘。”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果蔬营养专家王平说。
科技支撑,新疆农业现代化有了新样本,百姓餐桌鲜味更鲜香!
责任编辑:吴雪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