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新疆丨秧歌里的春天

石榴云/今日新疆原创 2025-02-08 16:12:38

  一声声锣鼓鸣响汇成长长的文脉,洇开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序曲;一列列多彩的秧歌队书写着泱泱华章,赞美着玛纳斯当地一代代人卓越不息的智慧。仿佛春天的雨露把季节打湿,大地早已升腾起吉祥的乐章。

  ●杨立新/文

  随着迎春的瑞雪飘飘洒洒,春风似乎已轻轻地将树木摇醒。新春的喜庆在大地慢慢升腾:玛纳斯县秧歌里的春天来了!

  玛纳斯县地处新疆腹地,位于天山山脉北坡中段、准噶尔盆地西南缘、玛纳斯河东岸,是昌吉回族自治州最西端的一个县,历史上一直有“凤凰城”的美誉。

  我作为土生土长的玛纳斯县本地人,几十年来,亲眼见证了玛纳斯县历史文化的变迁。从小就听过民间有个说法:“锣鼓不响,庄稼不长。秧歌使劲扭,丰收年年有”。

  红红的灯笼高高挂起,多彩的花灯璀璨亮起。精彩的秧歌社火表演,那喜庆热闹的场面,深深印刻在玛纳斯各族群众的记忆里。这不仅是令人难忘的年味,更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福。时光更替,并没有影响人们对社火秧歌的追捧和喜爱。2009年,玛纳斯县申报的新疆社火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9年新疆社火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玛纳斯县当地民间社火表演。玛纳斯县文化馆供图

  走进玛纳斯县城乡各处的公园广场,常常可以看见各族群众手持彩扇、踏歌起舞的场面。伴随着铿锵的锣鼓节奏,丰富多样的社火秧歌轮番上场,人们以喜悦的心情迎接着春节,也为一年一度的正月十五元宵节社火秧歌大赛做着准备。

  伴随着强烈的锣鼓节奏,无论是花伞秧歌、花棒秧歌、高跷秧歌,还是彩绸秧歌、彩扇秧歌,都宛如一幅幅跳动的图画:蓝色的舞动代表着奔涌的玛纳斯河流,绿色代表着充满希望的广袤田野,黄色代表着滚滚的麦浪和稻菽,粉色代表着盛开的桃花、杏花和苹果花,红色则代表着人们的幸福笑容、庆丰收的喜悦和红红火火的生活。

  秧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习俗,也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它广泛流传于我国北方地区,秧歌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祈福禳灾时所唱的颂歌、禳歌有关,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其他农歌、民间武术、杂技以及戏曲的技艺与形式,从而由一般演唱秧歌发展成民间歌舞,至清代,秧歌已在全国各地广泛流传。

  一百多年前,文学家、学者洪亮吉,谪戍伊犁宿绥来县(今玛纳斯县)城东关外,在其《天山客话》中就有“元霄灯火,社日鸡豚” 的记载,这无疑是对新疆社火盛况相对较早的反映。

  那时,每逢春节和重大节庆,玛纳斯县当地都要举行社火活动,多系各省籍商会和各会馆自办,各路艺人竞相献技才艺,其中就有东北的秧歌、旱船,陕西的高台,甘肃的推车,两湖(湖南、湖北)的龙灯,天津的高跷,四川的狮子等。人们身穿彩衣,腰扎彩带,或手持花伞、或手握彩扇、或手拿花棒和绢帕、或扮成神话人物和戏曲人物,纷纷登场亮相。

  随着时光的流逝,玛纳斯县当地的汉族和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回族等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又将各民族舞蹈元素巧妙地融入到了多元的社火秧歌中。比如,大方步舞、抖肩舞、麦西热甫、摔跤、骑马等动作融入其中,形成了各族百姓共同参与的景象,使多姿多彩的社火秧歌扮相更夸张,动作更加热情奔放,扭动幅度也更大,喜庆而又风趣,可谓一道别具新疆特色的风景。

  在老一辈人的记忆中,伴随社火秧歌还流传下来许多与祝福、祭祀有关的传统习俗。比如,大年初一时,一些乡镇会组织社火秧歌走街串巷大拜年;还比如,元宵节前后,一些社区也会提前策划各种丰富多彩的社火秧歌表演,为大家送上吉祥祝福。更让人喜悦的是,如今在一些农村,谁家有娶亲婚嫁、老人过寿等喜事,主办者都会精挑细选,提前排练拿手的秧歌表演,热热闹闹送上祝福。这些传统文化不仅在黄河流域、中原地区延续下来,而且流传到玛纳斯河流域后,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保留至今,绵延不断,深受当地各族人民的喜爱。

玛纳斯县举行社火表演。瓦力斯江/摄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社火传承与保护力度的加大,很多重要节庆或者文化盛会,我都能看到多样化的社火表演。从多彩的秧歌中,我欣喜地发现,民间社火秧歌服饰越做越美,头饰装越扮越俏,就连玉镯也越戴越靓。一声声锣鼓鸣响汇成长长的文脉,洇开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序曲;一列列多彩的秧歌队书写着泱泱华章,赞美着玛纳斯当地一代代人卓越不息的智慧。仿佛春天的雨露把季节打湿,大地早已升腾起吉祥的乐章。

  阳光把岁月煨暖,美好生活飘出了时代芬芳。如今,多姿多彩的秧歌已融入时代元素,变成了今日凤凰文化广场秧歌舞和健身秧歌操。在欢快愉悦的歌声中,人们踏歌起舞,跳着和谐,舞着吉祥,满面春风迎着希望,甜蜜了笑语,稠了歌声,也浓了诗意,爽了心情。不知不觉中,各族群众翩翩起舞的和谐画卷徐徐铺开。  

责任编辑:余若琪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相关阅读

评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