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海愚公”付志周当选2024年“诚信之星”

石榴云/新疆日报原创 2025-07-01 23:09:56

  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杜建辉报道)近日,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2024年“诚信之星”,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哈尔莫敦镇哈尔莫敦村村民付志周入选。
  “沙海愚公”付志周,不仅为新疆大地树立起“诚信之星”的精神丰碑,更向时代昭示:诚信是穿透风沙的永恒光芒,能让荒芜的沙地迸发绿色希望,让平凡的坚守汇聚成改天换地的时代伟力。

2019年7月,付志周给林带浇水。付国喜供图

  1965年,年仅22岁的付志周怀揣着支援边疆建设的热忱,与妻子陈爱兰从河南开封奔赴和静县哈尔莫敦镇哈尔莫敦村。彼时,村子周边风沙肆虐,土地贫瘠,自然环境恶劣。1983年,付志周一家在靠近沙漠的47亩承包地种下小麦,满心期待收获,却因风沙凶猛,庄稼被黄沙掩埋,几乎绝收。

  面对肆虐的风沙,付志周立下誓言:“活人不能被沙子欺负死,这辈子要种100万棵树!”此后,他和妻子从自家麦田边的沙包着手,开启了漫长的植树治沙之路。

  沙漠种树谈何容易,沙地涵水性能差、缺乏有机质,树苗极难存活。为提高成活率,付志周夫妇用毛驴车从10公里外拉土回填树坑,毛驴车陷进沙窝是常事。后来,付志周还尝试用废旧啤酒瓶装满水,插入树枝,用黄泥封口后“种”进沙里。历经无数次失败,终于,死寂的沙包上吐出了第一抹绿色。

  在41年的治沙岁月里,付志周始终坚守对绿色家园的承诺。他自掏腰包,购买拖拉机、推土机等设备,还拉电线、打机井、修防渗渠,克服资金短缺、技术匮乏等难题。在他的带动下,家人纷纷加入,儿子付国喜、付温平,儿媳何雨艳等齐心协力与风沙抗争。村民们起初不理解,嘲笑他“老糊涂”,但付志周用坚持和成果改变了大家的看法,越来越多的村民被他的诚信与执着打动,自发参与植树治沙行动,共同筑起绿色防线。

  付志周成功探索出“前拉后堵、分片治理、先易后难”的防风固沙林栽植法。他和附近300多户村民在戈壁滩上累计种树近3000亩、80余万株,以“愚公移山”的韧劲在沙海建成34公里长的绿色长廊,沙河子区域植被覆盖率由3%提升至70%左右。大风天气显著减少,耕地面积逐步增加,生态环境焕然一新,农作物产量稳步提升,村民收入显著提高。

  2024年,付志周因病与世长辞,儿子付国喜接过父亲的“接力棒”,誓言完成父亲种植100万棵树的遗愿。如今,付国喜运用现代化机械和喷灌技术,提升种树效率,今年春天新栽的1.5万株青杨,据测算全部成活。

  付志周对改善生态环境的坚定承诺,对治沙事业的不懈坚守,诠释了诚信的深刻内涵。他以“沙海愚公”的坚韧和诚信,为家乡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为全社会树立了守诺践诺的榜样。

责任编辑:侯惠燕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