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援疆医生王孝理:加上微信,随时找我

北京日报 2023-05-04 09:32:02

  援疆一年,北京医生王孝理多了1500多个微信好友。每次接诊,他总是先让患者加上他的微信,然后贴心地把煎药方法、注意事项发给对方。

  让患者加自己的微信,是王孝理从北京带过来的习惯。在房山区中医医院工作时,他就建了五六个患者微信群,专门解答患者疑问。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昆玉市人民医院,他也主动让患者加微信。

  “患者如果有急事,先去找医院,再通过医院找医生,不更麻烦了吗?加上微信,患者就能随时找到我。”王孝理的回答平实质朴,给人一种亲切感。

王孝理在查病房。孙戉 摄 

  在昆玉市人民医院,王孝理所在的中医科是门诊量最大的科室。患者最多的时候,中医科一天能开200多服中药,药房晚上11时都下不了班。作为中医科的主任,王孝理不但要负责看病,还肩负着“传帮带”的任务。很多日子,已经到深夜了,他还在回复患者的微信。

  中医科工作量大,下了班还要在微信上“加班”,王孝理却乐此不疲。他说,只要能够帮到患者,就很有成就感。随着中医疗法在当地的开展,许多群众惊喜地发现,原来许多病都可以用中医治疗。

  一天夜里,一位患者报告了自己怀孕的好消息,这也让王孝理高兴不已,还专门发了朋友圈。原来,这位患者结婚多年没有生育,经过王孝理的中医综合疗法,她终于实现了当妈妈的愿望。

  一位痔疮患者疼得走不了路,又不肯手术,经过几次针灸和中药调理,很快就恢复了正常生活。

  还有一位患者备受失眠、眩晕折磨,一服药下去,终于睡了个踏实觉。患者激动地给王孝理发来几百字的感谢微信。

  随着微信上的咨询量越来越大,王孝理收到的报喜微信也越来越多。你可能会问,治好了这么多患者,应该有很多面锦旗吧?他的回答却出人意料:“一面也没有。”

  作为援疆医生,王孝理了解到当地收入水平不高,特意嘱咐患者不要送锦旗。“做锦旗也花钱啊。”除了不收锦旗,他还想方设法为患者省钱。一次,王孝理接诊了三位挂了自费号的患者,看完病之后,他发现三位患者其实都有医保。于是,他让人把号退掉,重新挂号、开药,还手把手教患者如何使用医保就医。

  在昆玉市人民医院,吃中药花不了多少钱,一服中药按50元计算,一个星期也不过300多元。可王孝理说:“如果能让患者花100元,为什么要花300元呢?”

  昆玉市人民医院是北京援建项目,2018年投入运营,是一家年轻的医院。在建成这家医院之前,当地群众要跨过戈壁滩,远赴70公里外的和田市看病。说起这些,王孝理总感觉身上有一种使命感。

  昆玉风沙大,加上长期工作没时没点,53岁的王孝理已经一头白发,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老得多。同事劝他注意休息,可他总说,风沙再大患者也得赶来看病,我们怎么能休息。

  凭着精湛的医术和良好的口碑,王孝理在新疆很快就“出名”了。许多患者慕名来找他看病,可他谦虚地说,这是历届北京援疆医生打出来的“名气”,自己只是恰好站在了这个基础上。

  一年的工夫,王孝理的微信里已加了1500多个“患者好友”。这些“好友”有的来自昆玉市各个团场,有的来自和田地区一市七县,还有的来自乌鲁木齐。无论来自哪里,他都一视同仁。

  (北京日报记者 王琪鹏)

责任编辑:夏青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