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赵春华 李春霞
9月,中亚辽阔的土地上秋色渐浓。距离中国边境线仅300多公里的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天气转凉,昼夜温差增大,各类农作物也陆续进入收获期。
从阿拉木图向东行进40余公里,是一片开阔的玉米地。秋风拂过,玉米植株微摇。欧玛诺娃·阿依曼博士从玉米地里钻出来,指着玉米秆上小臂粗的玉米棒子,一脸笑意:“瞧,这个九圣禾2468长得多好,看来很适应这里的气候。”
9月14日,在九圣禾种业阿拉木图的农作物展示示范基地,欧玛诺娃·阿依曼向采访小分队介绍九圣禾2468的生长情况。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王琦铭摄
九圣禾2468,是这块玉米地的种子品种。2015年,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哈萨克斯坦国家种植业与农作物生产研究所(以下简称“哈作所”)合作,成立“九圣禾——哈作所科技合作中心”,联合开展资源交换、新品种选育和鉴定、技术交流、人才培训、项目合作等工作。目前,已联合审定玉米品种2个,测试试验玉米品种150余份。2023年,九圣禾在阿拉木图建立农作物展示示范基地,九圣禾2468,就是展示示范的玉米品种之一。
作为哈作所豆科作物和玉米实验室首席研究员,阿依曼从1978年起,就开始从事相关研究。
“今年5月4日,我亲手将这些从新疆来的种子埋进了这片土地,像照顾孩子一样管护他们。”阿依曼对眼前这个亩产800余公斤的玉米品种了然于心。在哈萨克斯坦,玉米亩产平均在300公斤左右 ,她期待九圣禾2468能在家乡有出色的表现。
种子是农业科学的“芯片”,保持开放,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农业和种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全球第二大种子市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年来,中国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不断深化在农业领域的深度合作,优化种质资源和良种选育,通过农业提质增效来增加产出,发展现代农业。
如何让新疆种业“走出去”?钻研良种培育30余年,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产品官、中亚农作物种质改良推广科技创新院院长王长海,见证了新疆种业走向中亚的每一步。
“让一粒种子在异国他乡扎下根,并不容易。”他说。
一粒好种子,要万里挑一。以九圣禾2468为例,经过异花传粉、去杂去劣等多个步骤,收获后在不计其数的玉米粒中挑选最出色的种子,才成就了今天的九圣禾2468。
耐高温、耐干旱、耐盐碱、耐瘠薄,九圣禾2468的特性,使它更容易在与新疆气候条件相似的哈萨克斯坦生长。阿依曼说,九圣禾2468植株强壮,颗粒大,就算种植得晚一点,也基本不影响产量。
共建“一带一路”的十年,也是九圣禾与中亚国家持续推进种质资源合作的十年。沿着种业科研和市场开发的国际化发展路径,九圣禾种业与10余家国际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并牵头打造了“科创中国”中亚农作物种质改良推广科技创新院,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建立了科技创新中心,在阿拉木图、塔什干、比什凯克建立的3个试验站已经开始常态化运作。
“遗传距离越远、地理位置越远,就越有可能产生出优势的种子。”王长海说,近年来,九圣禾种业从国外引进的3000多份资源,已经在国内研发平台实现消化吸收再创新,并不断开发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和新技术,造福中亚人民。
“我已经去过七八次哈萨克斯坦。”这些年,为了种质资源合作创新,王长海多次往返于中国和中亚国家。同样,中亚五国的专家也频频访华交流。
“中哈是好邻居、好伙伴,在种业方面合作前景广阔。”今年7月,哈萨克斯坦北哈萨克斯坦国立大学农学系系主任阿尔腾·莎娅赫梅托娃到中国新疆,参加首届中国—中亚农业科技创新与国际合作研讨会。她说,九圣禾为中哈双方的企业、专家学者进一步合作提供了可靠的平台,也为北哈萨克斯坦国立大学农学系学习其他国家的经验提供了机会,希望今后多举办这样的研讨会和论坛,加深双方的交流和研讨。
其实,王长海还有一个身份——海南九圣禾研究院院长。在海南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育种年限可缩短三四年,育种周期缩短1/3至一半,“南繁硅谷”已然成为一个庞大的育种加速器。而九圣禾种业在全国的科学布局,也为今后大力发展国际业务,以种业开放合作造福“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按下了加速键。
当中国南部的椰风海韵与大西北的辽阔豪迈因种业而紧密连接在一起,阿依曼身旁的九圣禾2468,也在异国的土地上展示出它旺盛的生命力。
目前,九圣禾2468已经通过审定。未来,人们将在哈萨克斯坦东部的广阔土地上见到它的身影。
“近两年,有24个来自中国的农作物品种在哈作所试验田里‘落户’,希望越来越多的中国优质种子能在哈萨克斯坦的土地上开花、结果,中哈两国人民友谊地久天长。”凝视着脚下的土地,阿依曼深情地说。
责任编辑:赵玉伟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