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刘萌萌
12月20日晚,人们以文学的名义,相聚在天山脚下美丽的乌鲁木齐,参加首届天山文学奖颁奖典礼。
新疆文学天山崛起。这项新疆文学领域的最高荣誉,为新时代新征程文艺再出发注入强大精神动力,提供有力文化支撑。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是时代精神的火炬。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围绕提高文化原创能力,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孕育催生一批深入人心的时代经典,构筑中华文化的新高峰。
自治区党委深入学习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相关部门积极建章立制,提供有力制度牵引和支撑,鼓励广大文艺工作者勇于创新、潜心创作、精益求精,推动新疆文艺创作从“高原”走向“高峰”。
刘亮程的《本巴》获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李娟的《遥远的向日葵地》、丰收的《西长城》获鲁迅文学奖,阿拉提·阿斯木《时间悄悄的嘴脸》、肉孜·古力巴依的《花儿永远这样红》等获骏马奖。李琸、艾力塔姆尔·排尔哈提等新生代作家佳作频现……
新疆文学在中华文化的哺育下,孕育催生出一批深入人心的时代经典,展现自然之美、历史之美、心灵之美,在润物无声中不断夯实各族群众“五个认同”文化根基,新时代文艺开出一树繁花。
首届天山文学奖颁奖典礼现场,作家王蒙领奖。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刘萌萌摄
聚焦时代
强劲笔力扎沃土
天山文学奖获奖者中,有成名已久的大家、数十年扎根边陲的兵团作家,也有来自草原的牧区姑娘、奔走于基层一线的记录者,他们无一例外,都深深扎根于新疆这片多民族聚集的文化沃土中。
“首届天山文学奖征集作品首次出版年限设置在2014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之间,这10年也是新疆文学走向高峰、迈向高原的时间段,涌现出一大批成熟的各民族作家。”首届天山文学奖评奖委员会副主任、新疆作家协会主席刘亮程说。
十年树木,新疆文学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在党中央文化润疆重大战略的指引下,广大作家坚定文艺使命、扎根新疆大地,用文学方式回应时代需求,创作了一批正确反映新疆历史、具有中华文化底蕴、融合现代文明、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精品。
这里有于历史深处捕捉理想光芒的家国情怀。董立勃的长篇小说《可可托海往事》,描写了70年前的一代热血青年,为了民族的振兴忘我奋斗、奉献一切,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
这里有现代化进程中对生态家园的用情观照。作家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的《白水台》,以尤莱·叶森一家为主要叙写,在四季流转中展现了新疆牧区生活的新景象。
这里有书写人民火热生活的动人故事。作家阿拉提·阿斯木的《他人的篝火》,通过翻译家的故事,在现实生活的“篝火”旁,讲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为书写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了可亲可感的小说样本。
由于许多作家来自边远地区和基层农村,其创作更是体现了文学扎根大地、照亮生活的朴素一面。周智慧的《解忧牧场札记》以其16年的牧场生活为切入点,让生于斯长于斯的阿勒泰成为文学主角。作家李健《脐血之地》中木垒河边的沟壑里、诗人吉尔《我从未与世界如此和解》里的龟兹故地,亦是写不尽的故事矿藏。
灿若星河的中华文化遗产,恰如“有源之水”,丰盈着新疆作家的创作灵感,一批作品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
刘亮程以《江格尔》为土壤和肩膀,孕育出《本巴》的故事,让古老英雄史诗有了新篇章;《花儿永远这样红》里,是作者肉孜·古力巴依为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插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续写的新时代民族团结颂歌;诗歌集《南疆木器》,则是青年作者蔡淼对南疆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次集中收集和整理……
这些作家和作品,从不同角度汲取了新疆大地的滋养,这种滋养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带着这片土地山川河流的气息,受益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呈现出的丰富文化形态。
首届天山文学奖颁奖典礼现场,作家阿舍领奖。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刘萌萌摄
以文化人
百花竞妍更芬芳
在中国文学版图上,新疆文学有着独特地位。
新疆地处世界“四大文明体系”的交汇地,各民族共同生活在一起,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多元一体,使得新疆题材的文学作品呈现多元性,不断给中国文坛提供别样的震撼和惊喜。
这震撼和惊喜源自哪里?
这里有绵延千年的历史文脉。李白、王维、岑参等一大批诗人创造了“天山明月”“大漠孤烟”“轮台夜雪”等经典意象,《玛纳斯》《江格尔》代代传唱着英雄史诗。数不尽的传奇,说不完的故事,是丰富各族人民精神世界的宝贵资源。
这里有交融共存的世代民心。新疆各民族和谐共居、携手共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扎根心间、融入血脉、注入灵魂,成为各族人民永恒的精神风貌。多民族融合、多宗教共存、多文化兼容的历史脉络和现实成就,是天山南北共绘团结新画卷的生动素材。
这里有奋进发展的火热实践。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成功实践,社会和谐稳定、经济繁荣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持续巩固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建设美丽新疆展现出广阔前景。大美风光、万家灯火,构成了这片广袤土地上最为动人的新时代图景,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活水。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把文艺工作摆在党和国家事业重要位置,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繁荣文学创作和加强优秀作品激励,指导出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艺扶持激励资金管理办法(2023年修订)》《新疆作家协会签约作家创作扶持和培养计划实施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和政策,营造繁荣发展文艺的良好环境。
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2020年起每年落实文艺扶持激励资金3000万元,支持文艺项目创排。天山文学奖获奖作品每部奖励50万元,提名奖作品每部奖励10万元,“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奖励100万元。
自2011年实施“新疆民族文学原创和民汉互译作品工程”至今,累计出版多民族作家作品357部,近200部民汉佳作实现互译;开展“名家”“名品”“名作”计划,陆续在阿克苏地区、昌吉回族自治州等地设立了一批新时代文学实践点,鼓励作家离开案头、走出书斋,到人民中去。
铸就文艺高峰,人才是基础,队伍是关键。
近年来,新疆面向基层文艺爱好者等群体实施各文艺门类“千人大培训”品牌工程,培训文艺人才2.5万余人。目前,全疆自治区级文艺类协会会员超过15000人,一支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文艺大军茁壮成长。
心系民族复兴,扎根新疆大地,这支文艺大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造就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各领域文艺领军人物。多民族作家各显艺术风采,文艺园地百花竞放,呈现出繁荣发展的生动景象,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筑造民族团结的精神长城,贡献文学力量。
守正创新
开拓文艺新境界
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
近年来,新时代新疆文化领域坚持守正创新,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展现出了一系列可喜现象。尤其是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
今年4月,2023年度“中国网络文学影响力榜”发布,新疆网络文学作家刘奕辰(笔名:奕辰辰)的《慷慨天山》入选“海外传播榜”。“誓要让戈壁起高楼!沙海变绿洲!”这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口号,通过他的文字在更多年轻读者眼前具象起来。
入选“新人榜”的艾力塔姆尔·排尔哈提(笔名:历史系之狼)是起点中文网的“大神作家”,凭借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收获数以百万计的书迷,作品也频繁登上各种网络阅读热榜榜首。
文学改编影视作品《我的阿勒泰》形成现象级的传播效应,不仅让“影视+文旅”爆发出持续动能,更带动了新疆各地文旅部门与影视公司共创文旅微短剧的热情,《独库夜未眠》《爱如天山不化雪》等多部微短剧陆续提上日程。
这些可喜现象的背后,是一批新疆90后作家崭露头角,麦麦提敏、唐嘉璐、顾汐润、瑞朵、马骥文、顾郁馨、李子麒、唐兴义、张振、冉案等一批年轻写作者频繁进入主流文学期刊及出版社的视野,他们以巧妙构思、细腻文笔和多元化叙述视角,呈现出当代青年不一样的精神世界,悄然成为新疆文学的新鲜力量。
“名家新锐齐聚一堂,获奖作品呈现出新时代新疆文学的多元、丰富与深广。”首届天山文学奖评奖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作协副主席汪政感慨,“新疆有那么多好作家、批评家、出版社,还有一大批高质量文学读者,这几个要素加在一起,必然形成共振,这共振的结果便是天山文学奖。新疆文学的新时代开始了!”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当前,新疆正处在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的新征程上,时代的巨变正在发生,精彩的故事不断上演,多样的话语交织互动,文化的元素碰撞融合,期待着广大作家扎根新疆、深入生活,领略壮美的山川与大漠,体悟厚重的历史与人文,感受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将党的治疆成就化质成文、转化成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
责任编辑:秦金俐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