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口岸一线见闻③丨巴克图:边民互市富民利企

石榴云/新疆日报原创 2023-04-13 21:28:53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陈蔷薇

  4月10日上午,巴克图口岸准时开关,早早排队等候的车辆有序出境。

  “一般上午出境车辆较多,下午从哈萨克斯坦入境车辆较多。”塔城海关查检三科科长魏杰说,进境货物中每日约有400吨货物是以边民互市贸易方式进口的,涉及葵花籽、亚麻籽、预包装食品等。

  巴克图口岸距离塔城市区十几公里,是我国面向哈萨克斯坦的首个农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口岸和旅游通道口岸。2014年巴克图口岸获得全国首批粮食进口指定口岸资质。2019年,巴克图中哈边民互市正式运营。2022年,巴克图中哈边民互市在全疆率先完成落地加工“整进整出”模式。

IMG_20230410_095943

4月10日,装载货物的出境车辆正有序通过巴克图口岸。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陈蔷薇 摄

  今年以来,随着巴克图边民互市贸易繁荣,塔城已形成了“边民互市+落地加工”的良好发展局面。

  在巴克图口岸,一个专门用于验放边民互市货物的海关H986机检查验设备基建工程将于近期动工。魏杰表示,口岸目前只有一台H986机检查验设备,新增一台后能提高边民互市货物通关效率。

  当天,张小平通过手机申报进口了7400多元的葵花籽仁,他是塔城市二工镇卡浪古尔村村民,也是塔城市源盛和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

  “我们以合作社为主体通过边民互市参与货物进口,再出售给企业进行落地加工。”张小平说。

  以前边民互市交易是整进散出为主,需要边民每天前往口岸现场申报。如今塔城市民通过有关部门确认边民身份后,可在塔城边民互市小程序上注册,动动手指就能完成每天8000元免税额度的进口申报。

  塔城市源盛和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社员以卡浪古尔村村民为主,还吸纳了村里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和残疾人等。依靠“边民互市+落地加工”模式,张小平和社员们多了一份收入。

  张小平将申报进口的葵花籽仁销售给了新疆锡伯图商贸有限公司,这是塔城市一家进口农产品加工企业。

  新疆锡伯图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颜庭军非常认可巴克图中哈边民互市落地加工“整进整出”模式。“同一般贸易进口葵花籽相比,从边民互市购买则便宜很多。”

  如今忙着生产食用油的新疆锡伯图商贸有限公司,每天生产需要1千吨原料,其中不少是在边民互市上购买的。“边民互市让边民有收入,我们降低生产成本的效益,实现双赢。”颜庭军说。

  目前,巴克图中哈边民互市注册有中方合作社6家、边民3400多人。

  相关报道:

  新疆口岸一线见闻①丨霍尔果斯:口岸畅通激活边城活力

  新疆口岸一线见闻②丨阿拉山口:进口粮油加工基地初具规模

责任编辑:刘新草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