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丨新疆烽燧——历代中原王朝治理西域的明证

石榴云/今日新疆原创 2024-05-23 17:24:46

  新疆境内的烽燧遗址是中国长城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万里长城向西的延续,更是家国天下的边陲记忆。

  ●陈静怡/文

  “沙堆”寂无声,烽火映山河。烽燧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军事报警设施,在西周时期就用于战争预警,遇有敌情,即在烽火台上点燃烟火报警,是长城防御工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由于独特的自然环境,不同于其他地区的连续性墙体建筑,新疆的长城以烽燧作为连接,保护西北边疆安定和丝绸之路的畅通。

  中国长城是世界范围修筑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军事工程。长城历史悠久,延绵万里,见证和参与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的历史进程,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长城两边皆故乡,早已是不争的事实。

  新疆境内的烽燧遗址是中国长城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布在天山南北广袤大地上的大大小小200余处长城资源,充分展现了古代新疆同中原及祖国其他地区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历史事实,体现了新疆各民族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汪志鹏 摄

  为了维护西北边境的安全与稳定,历代中央政府都非常重视西域烽燧的修建,“其在边境,唯明烽燧,审斥候,立障塞,备不虞而已。实安边之良算,为国家之永图。”中国从汉代开始就建立了完备的边防预警系统,唐代经略西域时继承并完善了这种预警与烽燧传递制度,新疆尉犁克亚克库都克烽燧就是其中代表。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始建于唐代,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孔雀河烽燧群中的一座,位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东南90公里处的荒漠中。2019年至2021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全面考古发掘,据学者研究表明,该烽燧始筑于唐朝长寿元年(公元692年)王孝杰收复安西四镇后不久,在贞元六年(公元790年)吐蕃军队攻占北庭前后废弃,大致使用了近100年时间。

  唐代中央政府对西域的管理大为加强,先后设立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并设置安西四镇加强对西域的统一管理。焉耆镇作为安西四镇之一,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克亚克库都克烽燧即属于焉耆镇东境军事防线——“楼兰路”上一处基层军事管理机构,为唐代“沙堆烽”故址,同时也是一处游弈所的治所。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出土有焉耆文纸文书及汉文书写的“于阗兵二十人”的记载,表明可能还有当地少数民族士兵参与到安西四镇烽燧戍守工作中,体现出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共同参与西域开发建设,保卫祖国家园的历史事实。

  在军事治理体系方面,燃烽火,举狼烟,快速传递边关重要军情,是古时烽燧最主要的功能,也是中原王朝对边疆进行有效管辖和治理的一种重要手段。从唐代初年开始,唐王朝便陆续在西域设置都护府和军、镇、戍、守捉、烽堠等一系列不同级别的军事建置,配置兵力驻守。以克亚克库都克烽燧为代表的众多军事设施的修筑,构成了唐朝在西域完备的镇防体系,形成了《旧唐书》中记载“大军万人,小军千人,烽戍逻卒,万里相继,以却强敌”的局面。除此之外,克亚克库都克等烽燧的意义不仅限于军事驻防,在唐代西域交通体系建设及屯戍制度的建立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交通体系建设方面,各烽燧平时按照交通管理的要求,负责检查和保护往来客商使旅的安全。克亚克库都克烽燧考古挖掘成果的研究,进一步完善了史料中唐代西域以安西都护府为中心的交通布局及焉耆军镇下孔雀河流域交通路线记载的空白。考古发现表明唐朝在克亚克库都克烽燧所属的“楼兰路”沿途不但设置镇、守捉、游弈所、烽、铺等不同性质和不同级别的军事机构,同时还在该道沿途修筑有交通设施“馆”,配置有“长行马”往来于该道,形成了多层次的防御体系,保障了西域地区的交通安全,维护了丝绸之路的往来畅通。

  在屯田与屯戍制度的建立方面,唐朝在屯田方面有着严格的制度和措施,克亚克库都克烽燧出土大量关于屯田的文书及动植物标本,证明该烽燧所在的孔雀河流域是安西四镇及整个西域地区屯田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史料记载,通过屯田制度在西域的全面推广与落实,安西副都护张孝嵩“劝田训士,府库盈饶”,北庭垦区“粮贮可支五年以上”。《新唐书》亦记载“轮台、伊吾,禾菽弥望”。至开元年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安西诸国,悉平为郡县。”唐朝在西域的屯戍多设置在交通要道和军防重地,贯通天山南北,并以此辐射塔里木绿洲以及天山北麓、中亚等广大区域。由于屯田与屯戍措施的结合,不仅稳定了唐朝西北边疆安全,更为唐朝对西域地区的经营提供了物质基础,从而实现了唐朝对西域百余年的有效治理。

  考古人员对克亚克库都克烽燧进行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唐朝钱币、纸质文书、木简,99%的纸质文书和木简用汉字书写,并带有确切的纪年,已发现有“先天”“开元”“天宝”等唐代年号,这说明汉字一直是当地官方通用语言文字,它是中华五千年文明不曾断裂的佐证,显示出中华传统文化、典章制度对西域地区长期而深远的影响。此外,在该烽燧中还发现大量的书信、文学作品和传统典籍,如古代悲剧爱情故事《韩朋赋》、蒙学读物《孝经》、习字教材《千字文》等文学作品和传统经典,应是戍守将士从中原带至此地。随着戍边将士的不断换防,诸如《韩朋赋》《论语》《尚书》《诗经》《兰亭序》《千字文》等大量中原传统典籍和文学作品被传入西域地区,迅速在各地流传,客观上促进了中原与西域的文化交流。

  这些珍贵的烽燧遗存及出土文物共同构成了生动鲜活的唐代戍边将士生活图鉴,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军事制度,特别是唐代边塞烽堠制度的实施,各级机构的运行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有力证明唐朝对西域地区的有效管辖和治理,是中央政府维护丝绸之路交通的历史见证,是我国古代边疆治理的典范。

  此外,在新疆地区,还有一系列的烽燧遗址,如乌什别迭里烽燧、库车克孜尔尕哈烽燧、轮台拉依苏烽燧等。作为中原王朝对边疆进行有效管辖和治理的特殊历史文化符号,唐代边塞诗人岑参曾道“寒驿远如点,边烽互相望”,李白在其《发白马》中更是有过“边烽列嵯峨”的形容。这些高大的烽燧遗址不畏风霜雨雪,千年来守护着这片各民族共同开发的土地。

  古老烽燧讲述万里边关的家国情怀。新疆段烽燧遗址作为长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中同样发挥了维护边疆安定、保障丝路畅通的重要作用,凝聚着新疆各族人民共同开发建设边疆、维护边疆安定的宝贵精神,是珍贵的历史文化财富。保护、传承、发展好这一宝贵历史资源和根脉,让长城文化、长城精神在薪火相传中生生不息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

  (作者系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继续阅读】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丨行走在历史深处的烽燧巡护员

  守护烽燧就是守护从未远去的历史

责任编辑:吴雪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