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加孜拉·泥斯拜克
初秋的帕米尔高原,空气已经有些冷冽。雄伟的慕士塔格峰,静静俯瞰着大地。
此时,刚刚获得“人民卫士”国家荣誉称号的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原护边员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已经忙碌了一上午。
“这是今天接待的第一批客人,平时每天至少都会来一两拨人。”9月14日,72岁的巴依卡满面笑容地送走几位来自上海的游客。
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巴依卡家的院子已经成为当地有名的打卡点。他们一家三代为国家守卫边境,在“生命禁区”红其拉甫为官兵指向带路的故事,彰显出浓浓爱国情怀,引发共鸣,吸引无数人前来学习、致敬,进行精神洗礼。
8月30日,在巴依卡(左二)家,深圳援疆医生为他检查身体。陈昭淋 摄
走进巴依卡家院子,两边是种着果树的一段长长走廊,大门的两边挂着“爱国拥军教育基地”“喀什地区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等多个牌子。
今年,巴依卡家的院子已经接待3万多人次,最多的时候一天接待80多人。 “有些是游客,有些是各单位的干部群众和学生,他们来,我很高兴,能一起分享交流说说话!”巴依卡说。
进入屋内,是满墙的照片和荣誉证书 ,右边多是有关巴依卡自己的,左边是关于他儿子拉齐尼·巴依卡的。
回忆自己的青春时,巴依卡的笑容变得多起来,那是他最喜欢讲述的过往。“我跟着父亲巡边时,还是个20多岁的小伙子,身体特别好!”他说。
当时,巴依卡带着巡边的官兵们只比他小四五岁,但因为巴依卡身材高大,经验丰富,大家都喜欢叫他“巴依卡叔叔”。
巡边线路上有个叫吾甫浪沟的地方,地势凶险,要翻越很多座海拔5000多米的雪山、蹚过很多条刺骨的冰河,常常出现雪崩、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因为巴依卡一家三代接续义务当向导,巡边的官兵们一次次化险为夷。
“我小时候,爸爸去当向导,我想不通,谁会去干这么辛苦的事情呢!”巴依卡说。
巴依卡的父亲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每次回来,都给巴依卡讲述那些比巴依卡大不了几岁的官兵,为了守卫祖国的边境如何在冰天雪地里坚持,让巴依卡很动容,主动提出跟着父亲去巡边,但因为年纪太小被父亲拒绝。
1972年,22岁的巴依卡接过父亲的接力棒,一干就是30多年,巡边700余次,行程3万多公里。墙上那些泛黄的老照片中,有一张是巴依卡第一次巡边时拍的,那也是他人生中第一张照片。
“当时特别激动!”巴依卡说,“虽然我不穿军装,但我也和军人一样,为守护祖国界碑作贡献。”
老人慢慢踱步来到照片墙边,虽然脸上依然挂着笑容,但眼神中流露着难掩的悲伤。
2021年,已经代替巴依卡巡边16年的拉齐尼,为救掉落冰窟的儿童牺牲,未能实现“要给祖国守边40年”的梦想,生命永远停留在了41岁。
“我儿子好样的,我会一直为他感到骄傲和自豪!”巴依卡轻轻擦拭着拉齐尼获得的“时代楷模”勋章说。
9月13日,巴依卡在擦拭拉齐尼·巴依卡获得的“时代楷模”勋章。陈昭淋 摄
在照片墙上,有两张父子俩分别在巡边路上两个最高界碑留影的照片,相仿的年龄、一样灿烂的笑容。拉齐尼去世后,原本就做过心脏搭桥手术的巴依卡,又做了几次心脏支架手术。
“拉齐尼的牺牲,对老人影响很大,但老人很坚强,一直教育子女为党和国家奉献一切!”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提孜那甫村党支部书记米尔卡米力·拉力比克说。
7月中旬,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曾带队来到巴依卡家中,看到照片中骑在牦牛背上、挂着憨厚笑容的拉齐尼,动情地说:“你们是帕米尔的英雄。”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牛长美多次跟随参观团队来到巴依卡家中。“每次听老人讲述那些冰峰雪岭中的情景,都会被他们一家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我们要进一步做好这些护边故事的挖掘,教育引导更多人向巴依卡一家学习。”她说。
相关报道:
“人民卫士”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一家的护边故事②丨“有国才有家,我们家的牦牛随时可以拿去用!”
“人民卫士”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一家的护边故事③丨“护边员之家”里有个爱国守边传承馆
“人民卫士”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一家的护边故事④丨少年仰望着父辈的身影慢慢长大
“人民卫士”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一家的护边故事⑤丨“我家就是祖国56个民族的家,谁住都可以!”
责任编辑:刘新草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