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张治立
“向左转!”“向右转!”9月20日,在海拔4200多米的拉齐尼军警民联合执勤工作站(以下简称“拉齐尼执勤工作站”),巡逻归来的夏克尔·吾斯曼江、阿亚提·比力等护边员一字排开,开始了队列训练。
队列的前方,是拉齐尼执勤工作站大门前的拉齐尼·巴依卡半身雕像,雕像基座上镌刻着“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的生平事迹;队列的后方,是“人民卫士”巴依卡·凯力迪别克牵着牦牛、为边防战士带路巡边的雕塑。
“拉齐尼和他的父亲巴依卡、他的爷爷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是我们执勤工作站里的精神标杆,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当好边防战士的向导,守护好祖国的边境线。”曾与拉齐尼一起参加过带路巡边的夏克尔说。
8月31日,拉齐尼执勤工作站大院内,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为边防战士带路巡边的雕塑引人注目。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张治立 摄
拉齐尼执勤工作站距离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城区105公里,距离红其拉甫国门中巴7号界碑20公里,附近有红其拉甫边防连和红其拉甫边境派出所,它不仅是方圆1.5万平方公里放牧守边群众的高原灯塔,也是过往游客和出入境人员的爱心驿站。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一名干部介绍,拉齐尼执勤工作站建于2018年,原为“提孜那甫乡军警民联合执勤工作站”。因拉齐尼生前在这里工作过,2021年1月4日,拉齐尼为解救落入冰窟的儿童不幸英勇牺牲后,为了学习拉齐尼见义勇为、学习他家一家三代人接力护边的可贵精神,执勤工作站便以“拉齐尼”命名。
在夏克尔等护边员眼里,拉齐尼没有走远,巴依卡也没有老去,执勤工作站里处处有他们奋勇带路巡边的气息。
夏克尔的父亲吾斯曼江·库努西年轻时和巴依卡一起当过民兵,他们也是亲戚,巴依卡为边防战士带路巡边,顾不上家里的牛羊,吾斯曼江就帮巴依卡家照看牛羊,吾斯曼江经常向全家人讲述巴依卡巡边的艰辛和不易。
“巴依卡家在提孜那甫乡提孜那甫村,我家也在这个村,我们是邻居。我小时候是听着巴依卡巡边护边的故事长大的,所以很喜欢护边员这份工作,我妻子吐依克·曼苏尔现在也是护边员。”阿亚提说。
拉齐尼执勤工作站的护边员们,上至“70后”,下至“00后”,都能讲出和巴依卡一家的渊源。2021年从喀什大学毕业的艾斯尔江·塔依尔以前希望成为一名教师,返乡后改变主意选择了当护边员,原因是被巴依卡一家不惧生命危险、不计个人得失的爱国情怀和英勇行为所感动。
8月31日,拉齐尼执勤工作站爱国守边传承馆内,护边员在介绍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一家三代接力护边的故事。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张治立 摄
巴依卡把护边员的“接力棒”交给拉齐尼,并没有完全“退休”,他经常从90公里外的定居点来到边境牧区,向年轻护边员讲述军民团结、民族团结故事和巡边护边经验。今年“八一”建军节前,他乘车到红其拉甫边防连、拉齐尼执勤工作站等地看望护边员们。
占地5.2亩的拉齐尼执勤工作站设有物资库、活动室、餐厅、宿舍、服务站、学习室、卫生室等,这里就是设施齐全的“护边员之家”。艾斯尔江感慨道:“巴依卡等老一辈护边员巡边时没有这么好的条件,全靠血肉之躯顶风冒雪、蹚水探路,现在道路、车辆、物资、住所等各方面条件都好了,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干呢?”
拉齐尼执勤工作站特设了爱国守边传承馆,里面有保持原貌的拉齐尼宿舍,有巴依卡一家三代巡边护边的图片和实物。在这里,无论是守边巡边的边防连官兵、边境派出所民警、护边员,还是前来参观的干部群众、歇脚的游客,在“人人争做拉齐尼、人人都是拉齐尼”的巨幅标语前,都产生了深深的共鸣。
相关报道:
“人民卫士”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一家的护边故事①丨巴依卡家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堂”
“人民卫士”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一家的护边故事②丨“有国才有家,我们家的牦牛随时可以拿去用!”
“人民卫士”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一家的护边故事④丨少年仰望着父辈的身影慢慢长大
“人民卫士”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一家的护边故事⑤丨“我家就是祖国56个民族的家,谁住都可以!”
责任编辑:严培瑜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